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一章 阻碍(第1/2页)

    陈政本以为他造出的纺车,会让他老爹感到惊奇,继而帮着他老爹解决那赶活计的问题,没想到反倒引的他老爹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血淋淋的故事。

    那早在十多年前就做出更好纺车的不知名人物竟然全家离奇的死去。明面上谁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他老爹是什么人物,几句话便把其中的道理说的明白了。那人因为造出的纺车效率奇高,自家的纺织料子出的便多。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同行马上就打探到原因,于是便引来多家商人们的垂悬。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那商人不想自家的宝贝拿出去给大家分,这便是个祸事。接下来结果便是可想而知的了。但故事并没有就这么结束,人死了总归要找些原因的,结果审案的官老爷想来想去寻到了这新做出的纺车头上,决定把所有的新纺车全部毁去,不得使用这种纺车。这事才算了结。

    这样的结果陈政听了后却觉得十分的郁闷,他刚开始还感叹这官员们的愚蠢,到后来想了想便释然了。因为他想到了前世的欧洲工业革命时的一些事情。裁缝们集体去砸缝纫机厂,工人们群殴发明了新机器的工人。在那个时代,新的发明意味着生产力的进步,但同时也意味着很多人将失去饭碗。这种矛盾没有很好的解决,便会造成工人们的简单粗暴的处理。那断案的官员对于技术上的事不可能有多大的见地,自然是从稳定社会的角度去办这件事了。那样的结果,那样的处理方式自然就再正常不过了。

    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这样的事情才渐渐没有了。因为那时候人们都充分的认识到了技术对生产,对个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是不能更改的,每个人只能尽快去适应。

    而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是不可能这么快适应的。所以这便是一个祸事。陈政现下终于明白他老爹为什么不高兴了。

    但执着于技术的陈政还是不甘心,他心里想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遇到这样的困难是正常的,难道仅仅因为这一点的困难便不再向前了?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建议他老爹先在自家的工坊里秘密使用这种纺车,做好保密工作。待那些预定好的活赶完了,再做新的打算。他没告诉他老爹他还能做出更先进的纺织机器,但他现下已经想好了应对的策略。

    老陈也不是那种怕事的人,陈政绝对不知道他老爹已经算是一个黑社会的老大了,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容易摆平的。

    

    就在陈政和他老爹谈论这新发明的纺车的时候,那松江府里的吴通判也在他的书房里和自己的侄子说着事。

    “阿直,你做的那事可有结果?想来是没结果了吧,我就知道,你办不成事。也不知道那事有没有败露。”

    “不会的,十三叔。若说没做成,现下看来是真的了,但若说败露,那是不可能的。”

    “那样最好了,不过现下看来,他们是真的没有发觉,哼,还真是让他们躲过了这一劫。你知道这次修治河工和修海边的堤坝后他们老陈家得了多大的好处吗?”

    “咳,这不满松江的人都知道吗,不就是得了靠上海县那边的一些荒地吗。十三叔,你莫不是也眼馋了吧。别人不知道,你应该知道的,那些地可都是没人愿意要的荒地和盐碱地啊。黄埔江靠上海县那边东边的地,可是人家徐阁老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