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四章 波斯后裔(第1/3页)

    长安,麟德殿,李隆基坐在宝座上,双眉紧拧。

    陈玄礼、李林甫、太子李亨、王忠嗣这些重臣站得笔直,就象标枪似的,他们的眉头也是拧着,一脸的凝重。

    “你说说,李昌国能胜么?”李隆基打破沉默,轻声问道。

    李昌国要与阿布?穆斯林决战于龟兹,李隆基早就收到了李昌国的军报,对李昌国的谋划很是赞成,对李昌国取胜具有信心。然而,此战关系太大了,李隆基不得忧。

    若是唐朝取得,唐朝就可以大举西进,攻入大食的腹地,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事,让人期待。若是李昌国战败,大食军队就会兵临河湟之地,剑指长安,华夏震动,这同样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

    “陛下,臣以为能胜,一定能胜。”陈玄礼的声音很大,嗓门粗,却是完全没有平时那种自信。

    因为他和李隆基是一样的担忧,如此大战,关系太大了,只要没有得到胜利的消息,谁敢不担心呢?

    “林甫,你以为呢?”李隆基点名了。

    “陛下,臣……相信李昌国会拼尽全力。”李林甫很想说李昌国一定能胜,却也担忧,到嘴边的话只得咽了回去。不过,他相信为了取胜,李昌国一定会尽力的。

    “父皇,儿臣相信李昌国一定会取胜。”倒是太子李亨信心十足,说话掷地有声。

    “哦。”李隆颇感兴趣,有些好奇,问道:“你何以如此相信李昌国?”

    “父皇,你不是一直相信李昌国么?父皇,你想想呀,李昌国什么时间让你失望过?就是吐蕃那么难打,积石山那么难以通过,李昌国不是一样拿下来了吗?”李亨大声回答,列举了不少例子。

    “是呀,李昌国是没有让朕失望过,吐蕃、积石山都没有挡住他,区区大食一定挡不住。”李隆基前面的话信心十足,后面的话就有些底气不足了,道:“可是,这是大食呀,不是吐蕃。大食的疆域比起吐蕃更广,装备更加精良,训练有素,骠悍善战,更有阿布?穆斯林这样的人杰,李昌国要打胜太难太难了。”

    李隆基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吐蕃哪能与大食比,无论是疆域还是人口武器装备,两者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星,而是相差很远很远,可以说天差地远。

    遇到这样的敌人,谁也不能说百分百能战胜,即使你有很高的胜算。要知道,战场上瞬间万变,上一刻你还是胜算在握,下一刻就可能全线崩溃,尤其是遇到阿布?穆斯林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将更是如此。

    “王忠嗣,你打过大食,你说说看。”李隆基盯着王忠嗣问道。

    “陛下,臣以为李昌国所谋甚大,即使臣统军也不可能比他有更好的谋划了。”王忠嗣很好统兵出战,却是未能如愿,一想起这事就不爽。不过,他的心胸还不错,不得不承认李昌国的谋划是最好的谋划,就是他自己也不见得能比李昌国做得更好。

    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不过,所谋越大,难度就越大,阿布?穆斯林逆转的可能就越大。这一仗,李昌国取胜的难度很大,能否成功,只能看临机决断,战场杀伐了。”

    再好的谋划也需要执行,要靠战场上的临机决断,指挥及时。

    在历名上,天才的谋划因为指挥不力而导致惨败亏输的事情多了去了。

    “我们也只能等待。”李隆基知道,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