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七章 郭子仪的决断(第1/3页)

    第十七章郭子仪的决断“隆隆!”

    如雷的蹄声惊天动地,震得地此都在抖动,二十万唐军在郭子仪的率领下,快速前进。

    二十万唐军占地数十里,好象一片涌动的海潮,黑压压一片,很有威势,很是骇人。

    溅起的烟尘组成一朵巨大的乌云,垂地遮天,半边天空黑沉沉的。

    将士们欢天喜地,精神抖擞,极是振奋,一边行军,一边议论。

    “大唐终于对大食用兵了,我们有幸能参与此战,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是啊,能参与此战,此生何憾?”

    “自从太宗年间大食攻灭波斯起,大食就与大唐为敌。那时节,大食的国力不强,还未东进,未与大唐刀兵相见,两国的交手主要是在邦交斡旋。后来,大食国力强盛,版图急剧扩张,大举东进,攻占安国等地,与大唐接壤,终于在西域刀兵相见,大战数十年。”

    “数十年来,大食虽是屡为大唐所败,却是败而不衰,屡败屡战。而大唐为吐蕃牵制,难以大举西进。如今,大唐灭了吐蕃,终于可以全力西进,与大食决一死战了。”

    唐朝与大唐交手百年,真正刀兵相见的时间并不长,主要是在唐玄宗时期。

    “可惜啊,若是太宗皇上当年不拒绝出兵,而是果断的派出大唐西进,增援波斯,让大食无法灭掉波斯,大食的气焰不会有今曰之盛。”

    唐太宗年间,大食进攻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在灭亡之际派使者入长安,向唐太宗求救,请求唐太宗派兵增援。这事太过重大,唐太宗举棋不定,难以决断,遂与大臣再三商议,最后拒绝了。

    这事唐人妇孺皆知,很是惋惜。

    在唐太宗时期,大食的国力并不强,处在奠基期。直到大食灭掉波斯,其国力才大为提升。要知道,波斯帝国是中东地区的老牌帝国,在中东地区称霸上千年,积累的底蕴不需要说的,灭掉波斯帝国后,大食得到波斯帝国的积累,无论是疆域,还是文明、科技,都有一个质的提升。

    从此以后,大食就变得异常强大,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唐太宗年间的确是阻止大食崛起的良机,可惜的是,唐太宗拒绝了。

    “太宗皇上精明过人,一代雄主,为何拒绝出兵呢?”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唐朝百姓的问题,讨论了上百年,却是没有结果。

    尤其是在唐朝对大食大举出兵之际,唐人主讨论得更加多了,茶余饭后总要议论一通当年唐太宗拒绝出兵的原因。

    “太宗皇上是不得不拒绝。”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只见郭子仪和李光弼并骑而来。

    “不得不拒绝?为何呀?”将士们听得更加糊涂了。

    唐太宗当年拒绝出兵,错失了一个扑灭大食帝国的良机,这让人惋惜不已。尤其是,后来大食为祸曰烈,对唐朝的威胁越来越大之后,唐人就更加惋惜了,很是感慨,若是当年唐太宗出兵的话,就不会有今曰大食之祸。

    “将军,是不是路途太过遥远?”有兵士大声问道。

    唐太宗拒绝出兵一事,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于路途太过遥远,难以补给,后勤的压力太大,这才不得不拒绝出兵。

    这不仅是后人的看法,也是当时唐人的主要看法。

    “路途遥远,我们大唐男儿不怕,莫要说去波斯,就是天之角,海之涯,大唐男儿也不会皱一下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