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章 盛大庆典(第1/3页)

    “快瞧,英雄归来了!英雄归来了!”

    “平定吐蕃的英雄归来了!”

    “不愧是平定吐蕃的英雄,威武、雄壮、精悍过人,跟天神似的……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李昌国他们所到之处,必然是一片惊叹声,人们赶来观瞻英雄,无不是感慨、激动。

    吐蕃之地,华夏数千年未纳入版图,如今,终于被唐朝平定,吐蕃之地成了华夏的一部分,这是千古伟业。若能亲眼目睹创造这一伟业的英雄,那是多么的让人激动,多么的荣耀。

    李昌国他们凯旋的消息象风一般传开,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李昌国他们经过的道路上迎接凯旋的英雄们。

    “人真多。”李昌国扫视激动难已的百姓,大不是惊讶。

    “是呀,我们从河湟之地开始,所到之处都是人山人海,哪怕是赶夜路,也是人多得不得了。”郭子仪重重点头,大是赞同。

    “太多了,太多了。”李光弼头一昂,胸一挺,笑道:“这就是英雄的荣耀,人生若此,夫复何憾?”

    这是属于英雄的荣耀,这是对英雄的英勇事迹的最好承认!

    李昌国再瞧唐军将士,只见个个高昂着头,挺着胸,一脸的喜悦,极为自豪。

    平定吐蕃是千古盛事,能参与其中这本身就是天大的荣耀,让将士们欢欣鼓舞。百姓的激动、喜悦、爱戴就是对他们英勇事迹的最好承认,再也没有比这更让人欢喜的了。

    要不是李昌国号令严明,将士们一定是手舞足蹈,载歌载舞了。

    “英雄们,喝点庆功酒。”

    “英雄们,吃点肉,庆贺庆贺。”

    百姓是扶老携幼,带着热腾腾的酒肉,朝将士们手中塞,恨不得把全家所有全给了唐军。

    这场面非常感人,将士们谨守军令,不敢收受一酒一肉,这让百姓更加欢喜,赞不绝口。

    “多好的英雄啊,大唐有这样的英雄,怪不得能灭吐蕃呢。”

    “有这样的英雄,岂止灭吐蕃,就是灭大食也不是问题。”

    “号令真严,就是当年卫国公的军队也没有如此严明的军纪。我听老辈人说,当时卫国公端了颉利的老巢,灭了突厥,百姓闻讯赶来,给将士们送酒肉,将士们欣然接受。”

    “是啊,这事天下皆知。卫国公善于用兵,是大唐少有的良将,在号令一事上却是不如监军。”

    “要观人之行,在于大喜之际;要观军之行,在于大胜之后。人若在大喜之际,手舞足蹈,不知道天南地北,此等人必无多大成就。一支军若在大胜之后忘乎所以,不受军纪约束,算不得好军队。监军的号令能在大胜之后约束三军,监军真将才!”

    百姓把李昌国他们是一夸再夸,夸得个个都成花了。

    就这般,在百姓的相迎之中,李昌国他们兼程疾赶,朝长安赶去。

    长安,麟德殿,李隆基身着龙袍,头戴皇冠,一脸的喜色,打量着群臣。

    李林甫、陈玄礼、太子李亨、杨国忠、安禄山……群臣皆在,个个脸上欣喜无比,仿佛吃了蜜似的。

    “你们很欢喜?”李隆基扫视群臣,自问自答道:“莫要说你们欢喜,朕也是欢喜不已呢。朕自登基以来,举贤任能,励精图治,把大唐治理得花团锦簇,百姓乐业,边关安宁,有人说朕之功已经超越太宗皇上。虽有些夸大,却也差不到哪里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