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第1/3页)

    长安的茶坊酒肆有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流传,茶客酒客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你知道吗?杨钊这个歼臣倒了大霉,被人揍得一个惨,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浑身血淋淋的,跟头猪没差别!”

    “这歼臣靠女人的裙带得宠,只会诌媚,正经本领没一样,竟然想抢军功。李将军、哥舒将军他们谋划破吐蕃,他还想统兵出战,世上有这样的理么?”

    “若是杨钊要抢军功,我们就叩阙上书,请见陛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杨钊得逞。就是家破人亡,在所不惜!”

    “对!在所不惜!”

    “吐蕃是大唐的死敌,数十上百年来,大唐一直想灭吐蕃,却没机会。如今,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有了机会,岂能让杨钊得逞?只要我们放出风声,长安百姓一定会支持我们叩阙上书。”

    “不要说长安百姓,就是大唐百姓谁个不恨杨钊这歼臣?他们都会支持我们!”

    “我们准备着,若是杨钊真要出征,我们就叩阙。”

    这消息风一般传开,长安百姓开始联络,若是杨钊要出征的话,他们就要叩阙上书。

    叩阙上书,在古代那是头等大事,就是皇帝也不敢漠视。

    丞相府,李林甫正在对一众部下训话。

    “此次对吐蕃大战,非同小可,干系极大,关着大唐的国运,你们一定要重视。”李林甫一脸的肃穆,声调很是高亢:“不得有丝毫纰漏!谁出了错,我要谁的命!”

    “丞相放请心,绝不误事!”

    “如此盛事,我辈恨不得驰骋疆场,莫要说运辎重,就是趟刀山,下火海,我们也在所不计!”

    来春的大战,这些官员虽然不明白李昌国的谋划,却是知道必是一场大战,会关系唐朝的国运,无不是振奋异常。

    李林甫不可能离开长安这个中枢之地,却可以揽下辎重事务。只要辎重不缺,他就有大功一件,他的地位更加巩固,是以,李林甫对这事很是上心。

    就在这时,李岫快步进来,李林甫冲官员们一挥手,一众官员施礼告退。

    “有何事?”李林甫问道。

    “爹,出事了!出大事了!”李岫脸上泛着灿烂的笑容,却是大呼出事了,这着实让人不解。

    “嗯?”李林甫轻哼一声。

    “爹,杨钊被百姓打了,打得那一个惨哦,跟猪头差不多。”李岫颇一边笑,一边说,把情形说了。

    “呵呵!”李林甫难得发出一阵舒畅的笑声,道:“如何?我说这李昌国不是易与之辈,杨钊从军那是自投罗网,这不就应验了?”

    “爹,您是说这是李昌国有意安排的?”李岫很是惊讶。

    “既是,也不是。”李林甫看一眼一脸迷茫的李岫,为他解释道:“李昌国早就算计到杨钊吃不得苦,会给累趴下,这才选定从大街上经过。你想呀,以杨钊结的仇,他晕倒了,百姓会放过他么?这些百姓是自发冲上去教训杨钊的。”

    “好算计!不着痕迹,就让杨钊差点被打死,还成了笑柄。”李岫恍然,笑道:“就算那几个女人吹枕边风,陛下要追究,也追究不到李昌国身上。”

    “杨钊人在哪里?”李林甫眉头一挑,大声问道。

    “听说进宫了。”李岫忙回答。

    “进宫了?不好!”李林甫大叫一声,猛的站起,道:“快,备车,我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