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卷 三千宝剑埋何处 第五十三章 万历倾诉 草民告退(第1/3页)

    日月不合,则不明。

    君臣不相得,早晚折腾得明庭分崩离析。

    万历皇帝沉默了良久,从徐麟的这首《明需日月诗》里感触到了很多。万历忽地想起,如果有朝一日驾崩之后去了九泉之下,不知道二祖列宗会不会痛骂自己的三十年赌气。那一刻,万历略觉得伤感,有种很想与臣子们和解的冲动。但抬头向望去,只见满园的大员们仍在三五成群,笑语夸谈,竟然毫无像自己这样的伤怀感触之色。

    和解是双面的事情,一个巴掌拍不响!顿时,满腹冲动化为乌有,万历当即大怒而起,哼一声“散了吧”,就拂袖而去。

    徐麟在旁把这一切场景瞧得非常分明,等到万历怒而罢宴,他不禁在心里深深叹息。今晚实在太令人惋惜了:万历还有两年好活,如果他今天能因为自己的诗谏而幡然悔悟,和臣子们和解,并兢兢业业地处理朝政,相信以万历那传自张居正的政治才干,朝政或许自此清明,并且明年的那场大仗也未必就会输的!

    事已至此,徐麟也没办法,只得随着文武官员们一起出宫而去。

    第二天,不仅徐麟很忙,而且锦衣卫都指挥使衙门也忙碌了起来。他此去辽东,虽然主要是从事军情侦查,但他是万历皇帝亲准的正千户品衔,都指挥使骆思躬也承诺过给他千数以上的人手,所以,都得给他凑齐了。

    人手从哪里来?一,应天来的那两百名新编缇骑,此前都是江湖好汉,可以随徐麟去辽东,担任他的扈从。二,锦衣卫在关外并没有设立过千户所,但北直隶千户所于关外的辽阳、沈阳、广宁三城里设有百户所。那些缇骑都是辽东本地人,也调拨给徐麟统辖。三。徐麟还需要大量的文书、通译和斥候。文书好办,锦衣卫衙门里除了大内高手就是做文牍的,直接调来三十名应该足够。通译也好办,鸿胪寺里面征调三十名满蒙通译。也就够用了。但斥候却就难了,难在寻常的密探都没有军事经验。骆思恭想来想去,最后给了徐麟一大叠的空白名额,让他在抵达了辽东之后,自己去各镇军队里面发掘,只要是徐麟看得上地人才,一律准予其进入锦衣卫任职!

    这一忙整整忙了三天之久。

    等到八月二十日的时候。通译和文书都已经到位了。徐麟也觉得自己可以启程,他便进浴德堂来向骆思敬辞行。兵凶战危,那老骆也别无他话,只是嘱咐他上战场之后,一要自己精细一点注意安全,二则与经略、巡按及各路总兵搞好关系。

    徐麟正点头应允地时候,忽地只听得堂外一声太监的传旨:“着锦衣卫千户徐麟,即刻至乾清宫面圣。钦此。”

    召我小小千户去面圣?徐麟尽管有些觉得突然,但他不敢怠慢。赶紧随了那太监进了内廷。而四天的时间没见,乾清宫西暖阁里的万历皇帝,仿佛衰老了很多,双下巴上地肉都显得没有精神,徐麟进来叩拜皇帝的时候。万历正皱着眉头。恶狠狠地低声咒骂着什么,一面摆手驱赶侍候左右的太监和宫女。一边则用胖嘟嘟的双手搓揉着脖子,似乎一副非常恼怒的模样。

    “皇上,微臣今日就启程出发,为陛下、为朝廷、为黎民,去那辽东战场上奋勇讨虏。此番陛辞,请皇上放心,臣虽不才,但必定克忠职守,死而后已!”

    见万历如此生气,徐麟暗自吃惊,生怕触了不好的霉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