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五十九章 战火暂熄(二)上国欢心(第2/2页)

     与其相比,暹罗的依刹罗颂吞王子,则大为满意。虽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总算躲过了灭国之祸。且古语有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暹罗现在败了,未来未必没有机会赢回来。所以一时的利益得失,不能太过在意。

    万象、真腊等国,则基本上是打酱油的角色。他们拜访大明,也都是听大明的下一步指示。到底国小势薄,他们能得到什么,都取决于大明想让他们得到什么。不然以暹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绝对会让他们这些小国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且最开始,暹缅两国,都打算将东边五国排除在外的。若不是大明强硬要求五国加入进来,他们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正是这个道理,他们对大明,表现得十分恭顺和言听计从。

    夏冰也一一接见了他们,并表示大明为谈判的事情,非常焦虑。小国使者们,则都尽心尽力的表示,愿意为上国分忧。然后夏冰又说,暹罗能争取到的利益是有限的,分摊下去,很容易利益不均。

    为了保证公平,还需要好好考虑。不过也提醒了各位使者,大明会以己方和各国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利益的最终分配。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要想让大明保证为自己争取权利,就要尽力让大明相信,己方与大明的关系,十分亲切友好。

    至于怎么相信,自然看各国本事了。

    于是各国代表,立即和国内沟通。并用自己最大的职权,来讨大明的欢心。行动最快的,是真腊使者。无偿捐献二十万担粮食,低价售卖四十万担粮食给大明。

    也是真腊和大明的贸易往来,十分便利的原因。所以真腊使者,了解到了大明的粮食困境。便想也不想,就拿出大量粮食,讨好大明。也是真腊境内降水充沛,气候适宜。所以水稻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

    虽饱受暹罗与越南的压迫,但因祸得福,国内十万人以上的大规模内战,并不多见。所以人口一直有增无减,耕田规模,也一直扩大。就是人口流出,也比暹罗与缅甸要少得多。

    并且因越南、暹罗等国的战乱,暹罗的人口,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充。这粮食,也就收获颇丰。

    但一下子拿这么多出来,真腊还是有些吃不消。大明也有所体谅!便低价售卖一大批退役火器,算是抵消粮食的部分钱款。这让其他小国看着,都争相给大明送钱送粮,巩固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