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二章 缅甸烽火(五)--战略眼光(第2/2页)

    处是平衡!

    当初大明插手越南,是想将其变成北上东亚的海陆大通道,从而打破西班牙的封锁。在定位上,就没指望内战刚平的越南,会有多么强的国力。也更没想它帮助大明,抵消西班牙的锋芒。

    但缅甸就不同!

    一开始,就被大明定位成抵御英国的尖刀。和暹罗一东一西,从两个方向,给英国制造麻烦。

    如今暹缅之间爆发战争。

    假若缅甸败得一塌糊涂,一蹶不振的话。那暹罗绝对会实力大增,信心大涨。那对大明的敬服之心,就会有所消减。这显然是大明不想看到的事情。

    即使大明支持了阿拉干、曼妮普尔邦、阿萨姆邦反·叛缅甸,以及暹罗反攻缅甸。也只是给缅甸一个教训,而不是真的要打垮缅甸。

    这和马戈尔尼所认为的一样。

    所以缅甸这个对手,必须存在。也好让暹罗警醒着,对大明时刻保持着敬服之心。否则飘起来了,就成了大明麻烦,反伤了大明。

    仅这三点,就把刘卫国的想法,给彻底的否决了。

    只是对于南峰他们的解释,刘卫国并未听进心里。熄灭手中的烟头,站起身来。径直走到墙壁上的世界地图边,指着缅甸这块地方道:“缅甸西至印度次大陆,东至中南半岛内陆。北至清国、云南,南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

    用专业术语说,就是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险要。

    如果我们掌控它的话,不但打破了英国在印度洋对大明的封锁,而且还能以此为跳板,进攻印度。

    以英国那些资本家爱财如命、守财奴的性子,是绝不允许印度殖民地出现危机。那样的话,大明和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明争暗斗,就极有可能转移到印度上来。

    这成了战场,损失最大的,必定是印度。也就变相的,等同于英国。”。

    这就好比围魏救赵!用印度,转移了大明和英国斗争的焦点。

    算是一种跳脱南洋之外,祸水东引的战术!

    就像后世南·海问题,东海解决的思路一样。日本在南·海不断指手画脚,引得中·国将视线转移到有领土纷争的东海。让日本不得不回援,顾全自己,使之停止对南·海的干涉。

    刘卫国的想法,就如出一辙。

    将印度,变成南洋纷争的突破口。让英国人的精力与视线,都转回印度。那样的话,不仅会让英国措手不及,还会让主战场,避开南洋。从而避免了大明的南洋海外领出现大的损失。

    (感谢黄薯的推荐票,也谢谢你的持续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