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章 缅甸烽火(三) 猜想(第2/2页)

    驻南洋的领事馆馆长。据外界传言,是大明在向暹罗施压,让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大明日报》设在南洋的分社,也在这时,发表专栏评论文章。用极为缜密的逻辑推理法,进行深刻的分析,指出暹罗联系反缅势力,反攻缅甸的事实。

    尽管最后还加了一句‘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大明官方无关’。但一些报社为了博得民众的眼球,就自动忽略这些字眼。以言之凿凿的语气,添油加醋的证明反缅势力,就是暹罗扶持的。

    除此以外,《大明日报》,还透漏了一个重要消息。说是各个反缅势力,打算在十月中旬。派出各使节,前往暹罗扶持的孟人国都--勃固举行会盟。

    貌似主要商议的是进攻缅甸首都阿瓦,齐心合力推翻贡榜王朝。

    一般情况下,这样事关军事机密的消息,是万万不可能透露出来的。但大明的官方报纸,却一点不落的刊登在纸上。

    这其中引申的含义,就颇值得人寻思了。

    或许这也是大明的态度,表示维护贡榜王朝的统治,反对这个联盟。否则不可能刊登这样的消息。

    总结起来,所有可能的苗头已齐齐指向暹罗。但马戈尔尼,却仍忍不住怀疑大明。实在是大明在这件事上撇的太清了,那置身事外的事实,让他有些不大相信。

    并且这里面还有个问题!

    那就是即使暹罗扶持了这些反缅势力,也断然不会指示他们用这样的手段,挑·衅大英帝国。毕竟暹罗的国君和臣子,只要眼睛不瞎,就应该看得出大英帝国的实力。

    同样的,反缅势力也没那个底气挑衅英国。

    于是毛头又像踢皮球一样,转到大明身上。

    可马戈尔尼又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是大明联系这些反缅势力!这样思索下去,他感觉脑袋都有些隐隐作痛。便暂时撇开这些想法。思量着大英帝国该如何应付眼前的缅甸乱局。

    到底是作壁上观?还是趁缅甸大乱,尽力扩张大英帝国的势力。

    就在他暗自思量如何抉择时,印度总督却突然传信过来。说是英属印度,已出兵东孟加拉,收复失地。倒是替他做了决定。

    这样的消息,马戈尔尼本应该高兴的。毕竟收复失地,扩大了大英帝国的商品市场,增加了收入。但他本能的皱起了眉头,隐隐觉得印度总督的举措有误。

    因为当前的形势,看似明朗。但实则不然!就好比雾里看花,总觉得不真切。

    如果深入了解缅甸历史,就会发现能统一缅甸的,都是缅人建立的王朝。从最早的蒲甘王朝到东吁王朝,再到现在的贡榜王朝,都是缅人的王朝。

    这最大的原因,就是缅人是缅甸境内,数量最多的族群。且缅人向来身体素质不错,稍稍训练一番,武装起来,就是打仗的好手。

    即使当下的缅甸贡榜王朝一次死上三四十万人,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武装出三四十万的新兵做补充。

    而那些反缅势力,加起来,都没达到缅人的总和。这就是先天的劣势!

    所以形势虽看似对缅甸官方不利,但他终究是缅人的王朝。在遭遇外族入侵时,缅人必定会向贡榜王朝靠拢。

    一般情况下,只要贡榜王朝内部不发生动乱,那一时半会儿,贡榜王朝是没那么容易亡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