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九章 缅甸烽火(二)---阿拉干(第2/2页)

    一位君主末罗汉在133年所建。1550年到1666年是阿拉干王朝的极盛时期,不但和东吁王朝联合进攻白古,还侵·占了沙廉。

    进入十八世纪后,境内海盗横行,国势日衰。连阿拉干国王的兴替,都要受到海盗的干预。

    所以在1785年,阿拉干的诸位大臣,请求孟云将阿拉干并入缅甸。自此,这里就成了缅甸的一部分。在后世,这里被改为若开,阿拉干人也改成若开人。

    由于阿拉干地区和东孟加拉接壤,有很大一部分阿拉干人受伊·斯·兰教影响,改信真·主。所以忍受不了缅甸将佛教奉为国教的政策,便大量出逃东孟加拉的吉大港。

    在英国掌控东孟加拉期间,还经常联合阿拉干境内的反叛势力,攻击当地的缅甸驻军。

    直到东孟加拉被缅甸收入囊中,那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干人,才逃入英国掌控的达卡。

    这主要领导人,就是金彬,也是大明扶持的对象。

    眼看着缅甸和英国的关系缓和,金彬也对英国抱有疑虑。使得大明找上门来,提出称心如意的条件后,他就毫不犹豫的投入了大明的怀抱。随后又在大明的帮助下,秘密返回阿拉干。召集义军,举起反叛大旗。

    从古至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受到很大的关注。因此大明对金彬的扶持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大!

    否则金彬也没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辉煌的战果!

    受此刺激,本就势力不弱的曼妮普尔邦、阿萨姆邦,也紧随其后的举起反叛大旗。整个缅西北、缅西南,都在短短几天内,陷入动乱中。

    和暹罗接壤的泰人居住地,也就是后世的掸邦,也受暹罗挑唆,公开反叛缅甸。甚至和清国接壤的缅北,土司们也心照不宣的违抗缅甸贡榜王朝的命令。

    如此形势,对暹罗来说,简直一片大好。而对缅甸来说,就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打击。使得暹缅之战的北部战场,暹罗大胜,缅甸打败。清迈地区,再无一个缅军。

    甚至将战线推到缅甸的萨尔温江东岸。

    而南部战场,形势对缅甸也极为不利。尤其是当地的泰人,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都和暹罗极为贴近。和缅人,反而有不小的差距。且在历史上,这里也多次易手,常常是缅甸与暹罗的必争之地。

    所以他们就经常在山林间神出鬼没,给暹军带路,偷袭各个分散的缅甸驻军。

    一时间,缅甸江河急转,风雨飘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