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03章 令人信服(第2/4页)

    的诺奖获得者,更是所有人都捧的对象。

    像是发现了dna双螺旋的沃森,他就是年纪轻轻获得诺贝尔奖,然后一飞冲天的。即使晚年被指责种族歧视,沃森依旧没有彻底倒掉。相比其他行业的达人们,公众对科学家的宽容度,以及科学家之间的宽容度显然要高的多。

    尤其是知名科学家。

    就杨锐现在的地位,他就是站出来反对进化论,大家都会首先思考一下后世证明,进化论也确实是被挑战了。

    至于做一款药物,虽然功能奇怪了一点。

    但是,当记者问到“你们是否愿意试试这款药的时候”,大部分学者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只有少数听出了陷阱的学者犹豫了一番。

    成名成家的学者的年纪都大了,需要帮助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嘛。

    不过,绿石角公司还是聪明的发现了问题,迅速的转换话题和宣传,将西地那非形容成一种“帮你变成更好的人”的药物。

    历史毫不意外的重演。

    抗ed药物被宣传成春药,顿时缓解了用药的男人们的压力。

    “我不是不行,是我想变的更强!”

    这样的潜台词,显然能够让西地那非的销量更高。

    销量高的话……杨锐其实也无所谓。

    他当初可是将西地那非买断了下来的,华锐也是他的全资公司,虽然绿石角卖的越多,给他们的销售分成也就越多,但是,相比获得的利润,实在是九牛一毛。

    而在国内,华锐尚在纠结公关思路的时候,民间思路已经自发转向了。

    若是将后世的网民称作自来水的话,此时的各路记者与媒体组织,就是自来泉了,某些同志出于某些想法,更是化身趵突泉,各种为西地那非正名。

    终于,随着参与的媒体多了,大家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好的方向:

    “提升国人体能!”

    “强壮全民体质!”

    “国货当自强,国人当强身!”

    第一眼看到这样的报道的时候,杨锐还有些缺乏认识。

    然而,只是几天的功夫,类似的报道却已铺天盖地。

    更有利害的记者,找到关系,闯入河东大学临床实验中心,堵着杨锐采访:“杨教授,听说西地那非的上市日期,秘密决定于2月20日,是这样的吗?”

    “临床实验还在进行中,我们还没有考虑上市日的问题。”杨锐被堵住了也没办法,只能和颜悦色的招待无冕之王们。

    不过,国内的记者好招待,国外的记者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尤其是宣传部的领导亲自领过来的记者,就更要重视了。

    偏偏外国记者不懂矜持,不明分寸,问题总是令人尴尬:

    “杨教授,您自己是否用过西地那非?”记者的眼中,闪动着求知的光。

    “临床实验期间,自己服用测试药品,好像是不太符合规范的。”杨锐还不能简单的回答一个no,否则,明天的新闻说不定就是信任问题了。

    年轻貌美的女记者,步步紧逼:“那么,杨教授,您发明西地那非的起因又是什么?”

    杨锐觉得,对方真真的是在挑衅。

    “西地那非并不能说是我发明的,它是辉瑞的成果。”

    “但您花大价钱将之买了下来。”

    “是的,我对它很看好。”杨锐一脸淡定的道:“最近一段时间,我对一氧化碳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