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07章 全面(第2/4页)

    中又是一回事。

    终究,还是比不上第一作者就是了。

    别的不说,杨锐能够拥有离子通道实验室,成为老板级的人物,凭的也是一bsp;一篇ceLL就能换一个实验室的大佬,完成别人二十年也达不到的成就,就是这么直接。

    苏先凯又是激动,又是不解,问道:“您把第一作者让出来,这样子的话……”

    杨锐打断他的话道:“我仍然是通讯作者嘛,你们主持实验,理应做第一作者,不过,就像是我刚才说的,什么时候表文章,要听我的,没有我的命令,你们连文章都不许写,明白吗?”

    “明白了。”苏先凯坚定的点头,又不好意思的道:“我当初说请您参与,都说不要第一作者了……”

    “你当初想做的,恐怕不是这么大规模的项目吧。”杨锐笑了起来。

    “我之前怎么敢想6oo万美元的项目……”

    “6oo万也不够。”杨锐点到即止,又道:“你可以给其他人转述一下。”

    他也是考虑了几天,才做出了此激励措施。

    这是有几重考虑的。先,实验确实是苏先凯等人做的,而且和以前的实验不一样,以前的实验,杨锐是提供全套思路的,其他人只是单纯的执行,自然应该他得第一作者,其他人付出体力,拿劳务费也就是了,拿第二第三作者都是按规矩来的。

    但是,g蛋白偶联受体太难了,其中的关键点也太多了,难到多到论文和书籍中几乎无法全面描述。

    这就好像是几百年前的化学,玄学的成分不比科学少,许多结论都是试出来的,许多关键点都是猜的,或者用好一点的描述,是抓住了成功的瞬间。

    因此,在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中,杨锐需要其他人自己设计小的思路,甚至修改大思路都没有问题,因为后世的答案,也不是最完美的。

    这也意味着,杨锐真正的成为了此项目的老板,而非又做老板又做员工的模式。

    小市升级大市,操作模式自然不同了。

    理所当然的,杨锐决定将第一作者的名头让出来,换言之,就是将员工的薪水和荣誉,归于员工本人。

    否则,那就不是剥削,而是扒皮了。

    剥削是科研界的生态,扒皮就完全不符合杨锐做科研的心情与理想了,那种将所有工作都交给手下,甚至连经费申请和思路都不提供的老板,曾经也是杨锐厌恶的对象。

    他不要成为那样的人,祖宗保佑,他也不需要成为那样的人。

    此外,作为一个如此庞大的项目,杨锐其实也不需要第一作者的名头的。

    当然,第一作者的名头是很有用的s级的论文,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院士评比中,都是有需要的,其他荣誉也是如此,但是,就像是沃尔玛的老板只需要证明自己能做一名好员工一样,国际级的大型实验室的老板只要有s级的第一作者的名头,或者说,偶尔能够成s级的第一作者,那就足够了,老板有通讯作者的名义,已经能够证明自己,就像是沃尔玛的老板,不需要证明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做的一样。

    如果放在一个更大的项目中,例如曼哈顿计划中,奥本海默其实一个实验都没有做过,他不需要做,他只要一万多名科研人员的成果,然后分析路线和方向就行了。

    最终,胖子和瘦子起爆,所有人都知道奥本海默的价值,而并不在乎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