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51章 同情(第2/3页)

    然是反对,但语气并不激烈,杨锐于是耸耸肩,反问:“应该说,我们将这些既没有完成合同要求,又没有处于领先的课题组淘汰,是为了接下来,我们就不用浪费资金和资源了。”

    “要是这样子,我们不是应该在签订合同之前,就先判断哪个所能完成,再给他们吗?把之前的浪费也省去了。”

    “这就是我提出第二点的理由。以竞争促进联合。没有竞争,大家都吃大锅饭,如何体现效率?被刷下去的院所,之前的研究也不是完全浪费,我们可以将他们的部分成果合并过来。”杨锐等大家消化了一下自己的话,又道:“咱们是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申请了该项目资金的课题,其成果产出就是属于国家的,部分合并或者全部合并,局限于该课题的话,我想也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资金和资源的管理将是一道难题,虽然立项之前必然要进行判断,但是,全部依靠判断,恐怕是大家都做不到的吧。”

    这一次,就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了。

    别看这里有十几名生物学的学者做顾问,但是,就算这个人数扩充十倍,一百倍,也不足以对所有项目进行判断。

    更不要说隐性的不公正了。

    肖凤忠靠着椅子笑了笑,没有继续纠缠。

    杨锐看向朱院士,想了想,又接着道:“国内目前的科研目标,其实基本上都是跟踪研究的状态。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优势,也就是说,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研究目标,当然,我们不知道相对具体的研究状态,但是,我们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此一来,我们设定的合同,合理性就大大增强了。”

    这句话彻底的说动了朱院士。

    所谓跟踪研究,或者技术转化,技术引进,不管叫什么名字,归根结底,就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中国是后发国家,85年的中国更是如此,就整个学科来说,落后30年一点都夸张。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做出合乎实际的计划。

    科研是非常实际的,落后了就学习,没什么好丢人的。

    不过,如何学习就是问题所在了。

    一个班里成绩落后的学生,要怎么样才能赶得上名列前茅的同学?只要拼命努力就行了吗?——只有智商落后的家长才会这么说。因为班里名列前茅的学生,也是在拼了命的努力。

    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学习的是名列前茅的学生的方法。

    名列前茅的学生是怎么学英语的?每天早上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狂吼40分钟?或者,是将英语单词做成卡片,不停的反复背诵?又或者,是将牛津字典摆在桌面上,从字母a背到字母z?又或者,是花钱请个一对一的家庭教师,每周两三次的做研习?更或者,是寒暑假旅居美国,感受英语环境?

    只有一一尝试,摒弃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且家庭能承受的方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所谓的弯道超车,或者截弯取直,正是后发国家的优势所在。

    如果不利用后发国家的优势,只是努力和奋进,不过是自我满足罢了,于现实无补。

    朱院士重重的点点头,不等其他人再表达意见,道:“杨主任的功夫扎实,恩,这个思路,我们要学习。”

    说着,朱院士就站了起来,等于宣告会议结束,人群乱蓬蓬的四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