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49章 再邀请(第2/2页)

    

    只见老曹一只手扶着腰,一只手抓着脑袋,摆出孙猴子的模样。

    当时就有人笑出了声。

    老曹惊醒过来,猛的直起腰来,又是“哎呦”一声。

    “你可别闪了腰。”朱铭正好在跟前,扶了他一把。

    老曹两只手撑住腰,喘了两口气,笑道:“没事。”

    “没事就好,怎么了?”朱铭低头看向桌面上的文件。

    “太敢说了。”老曹顿了一下,道:“杨锐不会是盯着专家组组长的位置吧。”

    所谓专家组组长,是指863计划中,某个主题专家组的负责人。而所谓主题专家组,其范围比学科要小的多,譬如光电子就可以是一个专家组,杂交水稻也可以是一个专家组。

    对于越深入范围越狭窄的科研项目来说,主题专家组几乎就是最大的项目组织范围了,而主题专家组的组长,自然是身兼重任,极有价值。

    朱铭却是笑着摇摇头,道:“不可能,他才多大年纪,让一群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老家伙听他的命令?他就算有资格要,我们也不敢给他呀。”

    “说的也是。”老曹点点头。

    “你怎么有这个想法的?”朱铭反问。

    老曹苦笑,道:“他把专家组的活都干了呀,尤其是基因组,你看看,人体基因组计划,转基因,基因组学,还有基因药物,胚胎移植……我刚才算了一下,除了转基因和基因药物,杨锐没参与,剩下几个大的项目,他现在可都是世界一流的。”

    就85年的科研界来说,世界一流的技术毫无疑问的是国内顶级的技术了。

    老曹隐含的意思也就很明确了,人家在这方面是国内顶尖的。

    朱铭“唔……”的出声,转瞬,道:“杨锐倒是‘计划’的监督委员会的委员。但做专家组的组长肯定是不行的,他也没这方面的要求。”

    “甭管他有啥要求,人家是有这个能力的。”老曹说完,见一群人都盯着自己看,连忙摆手,道:“我没有要他做专家组组长的意思啊,基因组这边,本来就争的厉害的很。我的想法是,甭管杨锐有啥要求,先拉过来,继续做纲要啊。”

    “恩?”

    “人家这个纲要,写的可比我写的好多了,有理有据,逻辑分明……”老曹赞了一圈,转头又冥思苦想了半天,道:“高屋建瓴。”

    一群人险些把腰都给闪了。

    “他做的展纲要可以用?”朱铭动了心思。

    “岂止可以用。”老曹啧啧两声,道:“人家水平比我高,写出来的纲要,我拍马也赶不上……不是嫉妒啊,我就是说,我这个顾问,忙活这多天,赶不上人家纸上谈兵弄出来的。”

    朱院士沉吟道:“就怕他真的是纸上谈兵。”

    “怕啥呀,咱们这么多人看着呢,赵括领军不行,做参谋还是可以的吧。”

    “也是。”朱院士被说服了,向前几步,站到老曹身侧,道:“给我讲讲他这个纲要。”

    他之前看的是结构和评估方式,现在,就是听老曹讲专业了。

    这种话题,向来是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的。

    其他几个人也干脆中场休息,走了过来。

    “这个,人家的学术水平高,我就大致讲一下,不一定对。”老曹先谦虚了两句,再指着铺开的文件,道:“我先说这个展纲要的时间分布啊,贼合理。你看,咱们说跟踪研究,就是泛泛而谈,人家说跟踪研究,直接把国外的项目名称,作者和实验室都给列出来了,这么一来,估量时间就准多了……”

    一群人跟着看,果然如此。

    大家做这个都很长一段时间了,此时一看,顿时是惊为天人:

    “有道理啊。”

    “别人学不来吧。”

    “是啊,他从哪里找的这些信息啊。”

    “别忘了,人家是有一个实验室的人的,算一下,起码得三四十人吧。”

    “没那么多,也就是二三十号。”

    “你说得多大的项目,才能养得起3o个研究员?”

    “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这两年可是红火呢。”

    朱院士听的很认真,他现在有些后悔轻易的让杨锐走了。

    等老曹说的差不多了,朱铭略作考虑,道:“我看这样,我请杨锐再过来一趟,你们生物组也做一下准备,把人都聚起来,和杨锐谈一谈。”

    老曹愣了一下,转瞬苦笑:“我们和杨锐谈,有点……不太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

    “他搞的这一套,我有些还没太弄明白。”

    “那就弄明白。”朱院士直接下了命令,回到自己办公室里,再犹豫着拿起电话,决定亲自打给杨锐。

    这一次,就是邀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