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38章 来配合啊(第2/3页)

    时过境迁,利润之前下滑的甲鱼养殖业,基本算是从一线养殖圈里退出了,什么品种改良,养殖技术的开,也都谈不上了,最多是走些歪门邪道的路子,勉强活下来罢了。

    要是算总体收益,除了早进早退的甲鱼养殖者,其余人掐头去尾,赚到的并不多,若是投入的场地和设备变现不佳的话,他就算经历了好年景,照样赚不到多少钱。

    同样的例子还有鲍鱼、石斑鱼、多宝鱼之类的水产,它们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是高利润的中高档水产品,但是,其市场潜力终究有限,供应一旦增加,什么高营养高蛋白和美味都无法挽救产业的下滑——要说健康美味高营养,西红柿、马铃薯和鸡蛋,那都是顶尖的,可见这些因素从来都不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

    牛的养殖就不同了。

    它的市场简直无限广阔,全球存栏量无限逼近1o亿大关,年消费量5ooo万吨,而且持续多年。

    5ooo万吨的消费量,放在2o15年,就是2万亿的产值,这还仅仅是肉牛一项,牛奶和相关乳制品,牛饲料和相关产业,不知养活了多少人。

    能够常年维持这么一个数据的市场,其稳定程度自不待言,以此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产业,也是相当稳固的。

    就比如科研机构,不说像是高科技产业那样,攫取3o%以上的利润做进一步的研,但由于市场规模够大,大家分润3%的利润就很不得了了。

    对于畜牧业这种本质上很穷的研究方向来说,“牛”字是带着金光的。

    而且不像是野猪、蛇、多啦a梦、甲鱼这样的养殖业,牛的养殖业的研方向也很广阔,不管你是增加产量也好,改良肉质也罢,怎么研究都是正确的,最重要的是,都有人买单。

    其他类型的养殖业就不一定了,比如说是蛇的养殖业,改良肉质基本没什么意义,因为大家吃蛇都是品种论,越毒的蛇越好吃,或者越毒的蛇药效越好,如此而已,你将菜花蛇的肉质改良的再美味,也不会有人买单的,所以,最后搞蛇的全都变成养殖派了,学术价值也越来越弱。

    自6o年代开始,7o年代壮大的胚胎移植,是畜牧研究中的一颗珍珠,而牛的胚胎移植,则是一颗金珍珠,国内畜牧研究方向的学者,都对它垂涎欲滴。

    一方面,是因为金珍珠的价值不菲,另一方面,还是这颗金珍珠摆放的位置并不高,虽然谈不上触手可及,但是踮踮脚,还是很有希望够到的。

    这就很不错了。

    比起畜牧领域的其他研究,比如转基因,比品种改良,比如克隆,胚胎移植花费的时间又少,社会效益又明显。

    尽管做了好几年,仍然没有哪个研究所做出完成品,但就现在的科研进度来说,其他也算不得慢了。

    如果再多几年的时间,终归会有某个研究所,完成牛的胚胎移植的项目,到时候,自然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事,就是没有做出完成品的研究所,也不一定会吃亏,因为到了几年后,他们积累的经验也多了,既可以给国企做技术指导,也能通过往来不断的文章刷引用……

    杨锐的遗传工程实验室的横空出世,却是打碎了无数人的如意算盘。

    半个月完成小鼠实验,一个月完成冷冻胚胎移植,两个月完成兔子的冷冻胚胎移植,旋即搞定牛的胚胎分割……

    这样的科研进度,在其他科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