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八十九章 老年人的梦想(第2/3页)

    年轻研究员?”

    “现在大概有十几个吧。”

    “有下海的吗?”

    许正平拿着餐盘的手顿了一下,有些奇怪的道:“没有,实验室里都是好不容易才进行的研究员,不会下海的。”

    “是吗?”张锋的声音拉的有点长。

    许正平小心的问:“南农有研究员辞职?”

    “哼。”张锋鼻孔里出气,一会儿,才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要走,我也拦不住,但你说,读了大学的研究员,在实验室里又练了五六年,结果辞职去开一家小饭店,这叫什么事?”

    说到这件事了,张锋的脸上才有了表情。

    许正平陪着笑,不敢说话。

    “北大的校风还是不错的。”张锋说了一句,有些羡慕。

    许正平觉得自己该争取一下,于是道:“是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待遇和条件比较好,北大校内,还是有下海的老师的。”

    “哦,怎么个好法。”张锋不是特别信的样子。

    许正平想想,道:“不谈物质条件,我们离子通道实验室,今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就很多,大家都有奔头。想做实验的话,条件也很好,我们有信心,在五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实验室。”

    张锋听过太多国内领先的话,有点想笑,却笑不出来。

    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北大的,而北大生物系原本就是国内领先的生物专业,仅此一点,就让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发展潜力很大。而就离子通道实验室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来说,要说国内领先,也是勉勉强强,再怎么扯,人家是发表过CELL级论文的。

    何况,许正平还加上了一个五年的限定词。

    张锋长长的叹了口气,道:“野心不小,确实有可能。”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员,现在的野心都不小。”许正平笑了一下,敲边鼓道:“杨主任已经确定,我们明年就冲击国家级实验室,经费也会翻一番,大家的研究条件都会改善。”

    张锋哼哼了两声,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情绪。

    身为南农的教授,张锋目前所拥有的实验条件也是可以的。

    南农是中国大学系统里的名校了,63年就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不过,南农和所有农业院校的问题都是一样,它是农业院校。

    读农业楸21世纪倒是没什么大问题,毕竟,大家毕业并不一定要从事相关的行业,农业院校也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但是,85年的大学可是包分配的,读什么专业就会去做什么行业,这是跑不掉的。

    而农业院校,自然要去农业口的单位工作,相比其他行业,这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大家都想去大城市,去京城和上丶海工作,选行业的话,自然也是优先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例如北邮直到2000都很红火,考分一度高比清华北大,作为一所专业化的院校,这显然邮政系统带来的优势。

    相应的,南农得到的就是农业系统的劣势了。南农的教授不会比北邮的教授的学术水平弱,但是,要说经费和待遇的话,那就是天差地别了。

    张锋教授就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种差别的一员。

    国家虽说重视农业,但中国的农业范围太大了,最终能留给农业院校的,原本就少之又少,能留给农业院校的科研经费更不用说了。

    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