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五十三章 代课(第2/3页)

    本都是认识的。

    院士级的有两位,一位是非常熟悉的伍洪波院士,与蔡教授一样,伍洪波院士是最支持他的学者之一,两人私下里的关系也相对密切。

    另一位来自中科院的老院士同样是熟人一位,曾经的gmP筹备委员会的薛健康。

    除此以外,北大的安林海教授是两次提名的准院士,他现在又是卫生部的项目申请委员会的主席,眼瞅着下届院士稳稳的纳入怀中,也是来到了这间办公室。

    就国内学术界的地位来说,院士和准院士还是超过杨锐些许的,不过,两位院士都是老牌院士,对于医药研究方面的了解并不多,伍洪波研究员在遗传所工作,也不是非常擅长此点。

    相较而言,倒是安林海教授的专业契合度更高一点。

    当然,高也是高的有限,而且,纯论学术能力,在场几个人也都是不敢和杨锐争的。

    文章就是学者的跟脚,杨锐现在cns全部发了个遍,学术论著更是在欧美大学里当教材,不管是看内容还是看成果,杨锐的学术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

    因此,包括另外几名中青年教授在内的诸人,都是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杨锐。

    “恩,杨锐,还是你先说。”王司长尽管不喜欢杨锐在某些方面的越俎代庖,可他又喜欢杨锐在会议中的痛快和高效。

    杨锐仗着自己年轻,即使是口无遮拦一些,也很容易被原谅,此时说起自己颇有兴趣的食药监,亦是毫不犹豫的道:“我先说药品方面吧。我认为,新的机构应该达成两个目标。”

    王司长对杨锐的目标论很熟悉了,自然而然的点头。

    “第一,药品应当是安全的,我们要吸取律博定的教训。”

    “这是应该的。”

    “第二,药品应当是有效的。”

    “药品当然是有效的,没效果算什么药品。”王司长笑了。

    杨锐微微摇头,道:“药品的有效性是一个很随意的标准,就美国FDa来说,他们证明有效性的方法是替代终点。”

    “替代终点,这个词好像听过。”

    杨锐顺势解释道:“替代终点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但是,也会遇到问题,比如说,一款抗癌药物是否有效,替代终点的判断标准,就是恶性肿瘤是否缩小了。”

    “但是,肿瘤缩小了,不代表说药物就有效果。”王司长对于众人恐惧的癌症,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杨锐点头,道:“您说的没错,恶性肿瘤缩小,并不代表癌症得到了缓解,所以,以替代终点的方式来证明药品的有效性,也只是权宜之计。”

    “您有更好的策略?”王司长好奇的瞪大眼睛。

    其他几人也看向杨锐。

    杨锐耸耸肩,直白的道:“没有。”

    几个人都是大喘气。

    没有你说什么啊。

    杨锐道:“我也就是想说明,咱们实际上需要做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许多标准都需要制定出来,而且,有时候是不尽人意的标准。在这方面,我认为专家委员会,或者顾问咨询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这方面,我们已经在考虑了。”王司长对此毫不意外,并且当场道:“在场的各位,都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对象。”

    这时候,洪秘书走了进来,向周围人点点头,端正的坐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