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二十九章 分配(第2/3页)

    赚钱养离子通道实验室是不现实的,北大也不见得能接受。而要北大自己养——当然更不现实,就算杨锐拿到了诺贝尔奖提名,以国内80年代的条件,也是养不起世界级的生物基础实验室的。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不管是投资电力还是投资猪肉,都比投资生物基础研究更有用。

    吸收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是一家顶级实验室必备的属性。

    当然,杨锐也要让这笔钱的价值凸显,从而拿到第二笔钱,第三笔钱……

    投资-回报的模式是最理想的,只是真正能做到的实验室不多。

    花了钱做不出成果来才是常态。

    花钱就能出成果?神还有求必应呢。

    对杨锐来说,出成果是相对简单一些的,可也不是必然。好在托拜尔斯比他更着急,也不知道通过了哪个部门,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将资金转了过来。

    杨锐立即通知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诸人,召开电话会议。

    说是电话会议,也就是长途电话开免提的操作,许正平等人听说有30万美元的经费,自然是积极的不行,一群人都挤在了会议室里。

    “这笔钱我是准备平均分配了。”杨锐第一句话,就将摩拳擦掌的几个人给镇住了。

    不等电话另一边传来声音,杨锐继续道:“30万美元虽然是自由资金,但我还是决定全部放进公立实验室,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会得到25万美元。另外5万美元,交给西堡中学实验室。”

    这下子,还为平均分配而纠结不已的研究员们顿时怨声哀道,电话里更是一片混乱的声音和电流声。

    “中学实验室有什么投资的必要啊。”

    “5万美元用到中学实验室也太浪费了吧。”

    “中学实验室有人做实验吗?”

    杨锐使劲敲敲话筒,道:“西堡中学实验室将与医药技术开发区合作。以后,你们也少不了要外派到医药技术开发区的时候,到时候,实验室里的条件连验证实验都做不了怎么办?”

    尽管华锐制药是河东省医药技术开发区目前招揽来的唯一一家医药公司,但就编制和性质而言,河东省医药技术开发区仍然是公立单位,将西堡中学的实验室配套过去,还是非常合适的。请北大的教授来帮忙,也没有问题。

    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员们顿时不叫唤了。

    许正平总结道:“如果确实有用的话,5万美元的设备更新也不贵。”

    “咱们说剩下的25万美元吧。”范振龙的话立刻得到众人的赞同。

    杨锐咳嗽一声,道:“25万美元,我计划先分配18万美元出来,相互作用蛋白组分6万美元,g蛋白组分6万美元,克隆组分6万美元。”

    “克隆组也有6万?”负责这个项目的苏帆自己惊讶的叫了起来。

    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杨锐的项目自然是最大的,不过,他并没有做长期项目,往往是一个项目完成了,就做另一个项目。而在杨锐以下,许正平的相互作用蛋白组,以及苏先凯等人进行的g蛋白组是次级长期项目。

    与之相比,苏帆的克隆组是获得资源最少的,还一度被取消过。

    即使是到了现在,克隆组也是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内部称呼,并没有得到专门的项目名称,负责这个项目的苏帆也没有想过能与相互蛋白组平起平坐。

    杨锐却是知道克隆项目的社会效应,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