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八十二章 催化剂售出(第2/3页)

    的市值,你们预计会有10亿,那就是还有5亿美元的产能空白,我的催化剂增加了20%以上的产率,别说2000万了,4000万都能一夕赚回。”杨锐呵呵两声,道:“我坚持要销售分红,你们坚持不给的原因,不就是这个吗?”

    “市场变幻莫测。”弗兰奇轻笑两声。

    “是呀,市场变幻莫测,昨天还是日系厂商占据主导权的市场,转眼间就变成了英系市场。”杨锐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瞄向日本和北欧的团队,口中道:“制药企业是最需要高额投入的行业,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产出就要淘汰,舍不得投入的制药企业,是延续不下去的。对吧。”

    “你说的对。”弗兰奇硬着头皮说话。

    阿诺德依旧在思考,表面却是一张扑克脸,平静的像是入定了似的。

    日本是辅酶Q10市场曾经的统治者,如今被捷利康打败了,归根结底,还是成本较高的原因。若是拿到杨锐的催化剂配方,他们的产能是有资格重新坐上市场老大的位置的。

    北欧国家在制药行业向来强势,瑞士的诺华三五不时的就会变成年销售额第一,而且研发投入向来比竞争者辉瑞要多。罗氏的年销售额常年破300亿美元,动不动就到了400亿美元的高度,也常年进入全球销售额前三的超级跨国公司。除此以外,许多年销售额在10亿到100亿区间的公司,就世界范围来看,或许排名不高,但就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已经厉害的无可附加了。

    制药企业的销售利润是极高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研发和兼并方面的投入向来不少。例如丹麦的诺和诺德,一年的销售额150亿美元,研发投入就有20亿美元——销售收入可不是纯利润,而20亿美元若是用在别的地方,起码够打一场局部战争了。

    杨锐在催化剂上开价的2000多万美元,在制药企业里,实在算不得什么大案子。

    当然,制药企业最重视的永远是药品,特别是新药。

    辅酶Q10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被视为药品,但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世界各公司最重视的美国市场,并不视为药品,这让它的价值打了折扣。

    杨锐将辅酶Q10的催化剂和去铁酮拉在一起,也是这个原因。

    阿诺德希望顺利的解决催化剂这道基础题,而他同样希望完成去铁酮这道附加题。

    “一个小时太短了,我得向国内汇报。”阿诺德说,他希望争取更多的时间。

    “超出一个小时,我们可以重新谈条件,没关系。”杨锐顿了一下,又道:“之前的两个月,捷利康内部应该有底线和结论了,再多一天或者一个月,又能有多大的区别?”

    这句话有些说服阿诺德,他干笑两声,说:“仍然显的太草率了。”

    弗兰奇也道:“杨锐,我们实际一点,一个小时后,你总不能提出更高的条件吧。”

    “也许不能,但我会先和其他人谈去铁酮的条件。到时候,辅酶Q10的催化剂,或许就没那么着急卖了。”杨锐露出笃定的表情。

    这正是阿诺德一直以来担心的,杨锐不是纯粹的追求利润的公司,他如果通过去铁酮赚到了钱的话,说不定就不需要出售辅酶Q10的催化剂配方了,最起码,杨锐可以将专利出售变成专利授权,对捷利康来说,那会让他们的成本增加,以至于失去半合成法生产辅酶Q10的兴趣,或许就是双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