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三十三章 推销(第2/3页)

    00万人都是小数字。

    基因生物学作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在80年代还是比较受到关注的,基本每个有生物系的学校,都会有人做相关研究,但要是按照中国的省级实验室的标准来看的话,即使是美国,很多大学也等于没有人做相关研究。

    大拿自然是更少了。

    推销员们用了一周时间,问了一圈以后,卡伦不得不向经理丹尼尔报告:“杨锐的新书,《基因组学》,您想要的人数,我们恐怕凑不够了。”

    “三人都没有?”丹尼尔有些失望。

    卡伦微微摇头。

    “二十个?”

    卡伦再次摇头。

    “十个人?总有十个人吧!”

    “十二个人,比普通的教材要容易推销一点,毕竟,您要求的比较高。”卡伦有些安慰的性质。

    丹尼尔吐了一口气,皱眉道:“我以为大家都想看看中国神童的新书。”

    “您要求找都是各大名校的知名教授,他们大概是太忙,以至于没时间关注神童……”秘书卡伦很无奈的说。

    “你的意思是,他们见到的神童太多了?”

    “如果是小说,大家一定很关心神童的新作,但是,我们找的这些教授们,或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卡伦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们的评价呢?最后有几个教授给出了评价?”

    “还没有人看完书,所以,我们还没有收到评价。”

    “让他们催一催。”丹尼尔也很无奈,他虽然是诺顿的多名重要经理中的一员,但经常与教授们打交道的他知道,那些已经做到终身教授,或者坐稳了教职的学者们,最多只是将出版当做生财之道,却从来不会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去做事。因为出版社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要求就一定是符合市场的。

    至于评价未出版的书籍这样的事,更是出版社求着教授们做,他是一点力气都用不上。

    “有哪十二个人收了书。”丹尼尔要了名单,展开来一个个的看。

    “还不错,有斯坦福的,有哈弗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唔……常青藤的家伙们很喜欢杨锐?”丹尼尔稍微觉得有些满意了。

    名校的示范效应是毋庸赘言的,一本教材如果被哈弗用了,再推销给其他学校都要容易许多,最起码,被推销的教授会就拿起这本他没有看过的教材翻一翻,并且考虑,它有什么闪光点被哈弗看中了?

    如果一本教材长期被哈弗等名校使用,那对出版社来说,他们看到的就已经是一本现金奶牛的雏形了。

    “再接再厉,最好在最近几天,让我看到《基因组学》的评价。”丹尼尔挥舞手臂,仿佛在给远在天边看不到自己的推销员鼓劲。

    “好吧,我让他们再努力一下。”卡伦只好按照丹尼尔的要求,再分别给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推销员们打电话。

    ……

    “去他娘的努力。还要怎么努力!”接到电话的推销员并不高兴,脾气好的考伯特挂掉电话以后,也使劲揣了电话亭一脚。

    “他们这次催什么?”考伯特的拍档科尔温坐在汽车后车厢上,手里捏着一支烟,任其燃烧,并不去抽。

    “中国人的书。”考伯特气哼哼的坐到科尔温对面的水泥桩子上,道:“还要我怎么催?我找了卢卡斯两次,金瑞已经不想听我说了,约瑟夫教授忙着做自己的研究,完全不想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