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章 克隆(第2/2页)

    范围,最后,是今年的施特恩维拉德森,用羊的未成熟胚胎细胞核,培育了一只羊。

    在1984年,维拉德森的工作还是很引人瞩目的,蔡教授立即想起,问道:“你是想做哺乳动物的核培育?”

    既然羊培育了出来,那猪狗羊马牛还远吗?这种刷顶级期刊的机会是大家最喜欢的了,蔡教授自然以之猜测杨锐。

    “是类似的技术。”杨锐当然不能说,我想搞克隆羊多利。克隆羊多利用的可是体细胞,与胚胎胞的区别在于,胚胎细胞天生就是用来诞生下一代的,体细胞却是隔大好几十天就有可能被搓澡巾搓下来的产品。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克隆羊多利简直石破惊天,要不是这样,一项38年就提出的技术,何至于到了97年刷脸刷遍全球。

    但是,就算只是细胞核技术,难度也是极大的,维拉德森身为丹麦人,能被蔡教授知道,自然是因为他做出了世界性的成就。

    这样的成就,在生物学界有个统称,叫“贵”!

    校长是了解这些的,不仅打起了退堂鼓,说:“克隆研究与基因测序之间的关系比较远吧,同时开一个基因测序的项目,再开一个克隆项目,加上离子通道实验室原有的离子通道的项目,会不会有些太分散了?”

    他说的也很有道理,别说是多一个克隆多一个基因测序了,就是离子通道的项目,往深入里做,几十亿的经费都和玩儿似的。

    基因测序更不用说,花了一万多亿美元还没有做完,是全世界各国烧钱烧起来的,要不是有钱人怕死,医药公司财大气雄,人体基因组计划做到2030年都不一定能完成。即使如此,美国法院还是批准了基因专利的案件,让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可以将测序的基因当专利来申请,不是花钱花的太多,法庭也不会这样判。

    但从杨锐的角度来说,长期项目就是为了深入研究,而且,他本人的志趣更倾向于奥本海默似的研究方向,自然是项目越大越广越好。

    思忖片刻,杨锐道:“我在克隆方面有一些想法,我觉得比较有价值,想验证一番,学校如果能够支持的话,以基因测序的条件为标杆就可以了,我觉得,能做出有价值的东西。”

    “只是验证的话,或许可以先单独开支一笔?”分管财务的副校长都要流冷汗了。

    “时间太短的话,成果恐怕不会尽如人意,反而会浪费时间。”

    “要么,放在下一个财年做这个事,是不是也来得及。”分管财务的副校长用着商量的语气。

    “自然也是来得及的,长期项目嘛,不争一朝一夕的时间。”克隆羊多利要到97年才出现,算大时间是很充裕的。不过,克隆项目是很耗费时间的,克隆羊也是要经过胚胎发育过程的,一次就得大几个月的时间,杨锐并不准备亲自操作此项目,正因为如此,才更要料敌从宽,提前做起准备,拉起队伍来。

    校长沉吟起来。

    要是普通学生,或者就是普牛级的教授这样说,校长都要给拍回去。

    一年200万的固定投入可不是小数目,要是一头普牛要200万,一个专业平均五头牛,一个学校就要100头普牛了,那岂不是要一年2亿的固定投入?普牛就要这个数目,大犇又要开多少?而且,这是固定投入,是什么都不做都要给的钱,做出了什么,自然还要追加,那又要多少钱?

    清华到14年是经费最多的学校,一年花了45亿的样子,但在84年,哪个中国的学校能有2亿的科研经费挥霍?

    然而,杨锐已经超脱普牛阶段了。

    校长沉吟良久,决定表现出自己对高端学者的大力度支持,咬牙道:“也不用等明年了,就今年做起来。”

    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哀嚎一声:“校长,咱们今年的经费真的不够了……”

    “克服困难……”

    “校长!”

    “想想办法……”

    “校长!”

    “天无绝人之路……”

    “校长!”

    “我相信……”

    “校长!”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已是摇滚范了。

    “我有个建议。”各种纠结中,许久不见的庞校长站了出来,向杨锐友好的一笑,说:“把现有的胚胎细胞实验室合并过来如何?他们的条件不错,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以后,独立成组,学校只要添加部分经费,就能满足杨锐的要求了。”

    庞校长就是当年支持理查德实验室的庞副校长,理查德实验室的失败,让他的中美名校合作计划夭折,受创不小,但就此时他的表情说话来看,似乎是想借机与杨锐和解。

    杨锐笑着听,心里一点都不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