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五十四章 顺风顺水(第2/3页)

        他的工作就是坐在那里,等反应釜需要的时候,投放一些催化剂。

    为了更好的得到数据,杨锐采用了分次投放的方式,工作量由此增加了数倍,平均每两个小时,就要站起来工作10秒钟,实在看的人表情奇怪。

    为了不影响其他工人的情绪,李厂长不得不将杨锐请到二楼的办公室里坐着,且安排道:“杨锐不要太辛苦了,没事的时候喝喝茶,尝尝我弄的铁观音,安溪的。”

    安溪铁音什么的让杨锐脑弦一震,笑了起来:“好,那就喝安溪铁观音。”

    于是,杨锐的工作就变成了喝茶看文献,偶尔下楼散心,撒点催化剂。

    李厂长也移师西捷厂,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西捷工厂了。

    三天后。

    西捷工厂的每日产量,稳稳的超过了10公斤,达到了调查组来之前的数字。

    李厂长等人满意之极,不仅因为产量本身增加了,还因为产量增加以后,相对国医外贸的议价能力增长了。

    原本14美元的出厂价,在海处长的争取下,默默的提升到了15美元。不能小看一美元的涨幅,对西捷工厂来说,每天10公斤的产能是一万克,一克多一美元,一天就多一万美元的利润。

    分配到三方手里,西捷工厂每天的收入多2500美元,国医外贸每天的收入多2500美元,香港华锐每天的收入多5000美元。当然,海处长会从华锐手里分走1000美元,留给杨锐4000美元。

    而就全天的利润来说,每克辅酶Q10的成本大约3美元多些,所以,杨锐还会再多得4万美元的分成,总计四万五千美元左右。

    现在的西捷工厂三班倒,一周七天无休,意味着每周能带给杨锐差不多32万美元。

    在1984年的中国,每周收入32万美元!如果只是想居家过日子的话,杨锐现在就可以退休了。

    站在西捷工厂的反应釜跟前撒催化剂的时候,杨锐甚至考虑,是不是要自己建一个工厂。

    做实业固然辛苦,但赚钱的时候,也真是赚的飞起。

    “我今天再调整一次催化剂的用量,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了。因此,你们在投料的时候也要注意,主料加多了,辅料加多了,都要提醒一声,派人写在这里的记录本上,等我放催化剂的时候,可以相应的调整。”杨锐忙了好几天,才算是将工厂的事给理顺了。

    田世昌认真的答应一声,问:“就是加多加少了,都要说明。”

    杨锐轻咳一声,说:“加少了就再加一点。”

    田世昌脸一红,点点头说明白了。

    “催化剂对产品的质量也有好处,最近的结晶的颜色明显更好。”

    “这个橙黄色确实漂亮,就是用户看不到,浪费了。”李厂长摇摇头。

    杨锐笑而不语。欧美的厂商是很精明的,如果产量够高,而且稳定的话,欧美厂家的宣传策略会非常多样,因此宣传工厂也说不定。

    不过,以前的西捷工厂在产品质量方面并没有强烈的对比,现在的西捷工厂因为催化剂的原因,质量略有提升,却因为产权的原因,难以做成长期的合作,自然没有相应的宣传了。

    简单的说,西捷厂的辅酶Q10晶体,暂时是有些贱卖的,但不如此,人家医药掮客,也不会冒着风险帮他们销售了。

    催化剂真要体现出价值,尤其是诸如颜色这样的品牌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