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五十二章 冥思苦想(第2/3页)

       郑建明脸色一变:“您不相信?”

    “你得拿出证据来,比如说,杨锐和此事的关联,最好是钱权上的问题。”冯主任盯着郑建明看。

    如果郑建明拿得出决定性的证据,冯主任是不介意改变自己的计划的。

    但是,如果郑建明拿不出决定性的证据,冯主任却不想再继续调查下去了。

    一家香港公司和一家英国公司的龌龊已经够烦人了,中间还有一家河东省的大型国企,再加上一家央企。

    这样的局面本身就让调查组束手束足,这不仅是得罪谁的问题,还有调查结果的政治性的问题。

    从大处着眼,中央正在搞香港回归的谈判,刚刚远赴重洋,将第三世界国家阿根廷揍的体无完肤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好惹,但香港回归又势在必行。

    这种局面下,一家香港公司与一家英国公司的官司,调查组应该支持谁?

    若是从大处看,这里是没有对错的,只有政治。

    而从小处看,问题倒是要简单一些,再怎么说都是民间企业的行为,以省委调查组的名义解决一些问题,尚算简单,大不了,就使劲的揍省委下属的西堡肉联厂好了。

    然而,昨天来送礼的香港华锐公司的经理李章镇,却逼着冯主任要从大处着眼。

    原因不在于一盒黄金饰品。

    原因在于200万美元!还有香港人的态度。

    冯主任在商业局工作,这么些年下来,他也算是见过一些外商和香港企业家了,知道这些人的品味,知道这些人看问题的方式。

    200万美元,对香港公司来说,恐怕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弄不好,就是该公司生死存亡的大数目,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就源于香港人李章镇的态度。

    冯主任知道香港人是很怕大陆公安的,因此,李章镇冒着风险行贿自己,正说明香港公司重视此事的程度。

    20克的黄金太多了,冯主任不敢拿,生怕落人口实,他甚至不知道李章镇是不是真的想要送礼,否则,怎么会用那么笨拙的方式。

    但不管怎么样,冯主任知道,此事对香港公司来说不是小事,他太认真,对省委或许也不是好事。

    昨天晚上,冯主任是念着“难得糊涂”入睡的,怎么也没想到,今天早上会出现郑建明这么一个人。

    而且是西联厂的副厂长。

    他要真拿出什么过硬的材料出来,或许能让调查组更体面些做选择?

    郑建明却在冯主任的眼神中后退了:“证据也是有的,我这里有一些报销单,还有关于段华的一些问题的反应材料。”

    “给我吧。”冯主任大略的扫了一遍,就失望的放下了:“不够。”

    “这个只是开始。”郑建明慌乱的道:“我知道厂办有做假账,私设小金库……”

    现在的国企哪里有不私设小金库的。国企都是盈利企业,但盈利以后,钱归哪里呢?是归国家所有的,因此,各个国企都要想尽办法的留一些钱到厂子里,这些钱,当时发出去的是福利,积存下来的就是小金库了,不如此,厂子里是一毛钱也别想留。

    小金库在这个年代,等于是机动资金,当然,因为是账户外的,使用起来肯定不规范。

    但这么一条罪状,最多让李厂长养老,并不会让捷利康满意的。

    最终,恐怕还是要得罪香港华锐。

    冯主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