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五十八章 听得懂吗(第2/3页)

    分外羡慕的道:“你的特别申请函,本身就是内定了经费的申请函,你面试不要太糟糕,肯定会拿钱回来的,用不着多长时间。”

    “一次面试结束?”

    “就算两次也不算浪费时间吧。”许正平叹口气,道:“一次。”

    范振龙在旁边握拳道:“杨总,加油呀,我们的经费,都看您的了。”

    杨锐不禁笑了起来,对自己的新名字也没什么意见。

    许正平道:“我估计最少能有五六万的经费,不知道卫生部今年大方不大方,多的话,可能有十一二万呢。可惜你刚做出来这个基因测序,要是发表出去的话,说不定能多混多少回来。”

    “不发表出去也没问题,就咱们生物学的范围内,比基因测序更高科技的,有一个算一个,数不出五个出来。”范振龙坚定的用学术知识拍马屁道:“如果遇到内行的,那不用说,咱们只要说是基因测序,人家就知道一个Jmc跑不掉,如果遇到外行也没事,就给他说是用来准备做克隆的,一听就明白了。”

    许正平大笑:“注意不错,损了点,克隆和基因测序联到一起……”

    “对外行,你不能说的太内行,人家能知道克隆就不容易了。”范振龙有点得意自己的点子。

    杨锐点头,道:“我表述注意一下没问题,对了,几个委员?总有内行吧。”

    “肯定有内行啊。”许正平笑的诡异。

    接下来两天,杨锐闷头写出了《腾冲嗜热菌s5基因片段测序》,顺手寄给了《Jmc》。

    中国学者其实不太喜欢Jmc,因为Jmc的影响因子相对比较低,只有4。0左右,但相比它的影响因子,发表《Jmc》的难度其实相当大,这使得它对中国学者来说,性价比相对较低。

    不过,《Jmc》的影响力非常大,基本上,一篇论文发表在Jmc上面,同行业的学者都会看到,等于是一份全区广播一样。

    而就单独的一篇论文来说,许多Jmc的论文的影响因子往往高达20以上,在一些学校和研究机构,Jmc往往被认为是极好的生物学期刊,普通研究生若是能发表一篇,基本就毕业无碍了。

    8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形成后世的纯影响因子导向的科研气氛,有能力发表Jmc的,一般还是会选择它,这与杨锐的选择是一致的,因为这个年代,到了这个程度的中国学者,都是有能力参加国际会议,能与国际同行交流的学者,他们自然会选择将论文发表在国际同行们能看得到的期刊上。

    杨锐也没有评职称的需求,也是怎么容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怎么来。

    周三。

    约定好的面试时间到了。

    杨锐这次打了一辆出租,与许正平一起前往卫生部。

    在楼下报了名,就有人领着他们去了后面,进到一间院子里,就见已经多人等着,而且,这些文质彬彬的男男女女,已经坐成了团,拉开了架势,正侃大山侃的欢愉。

    “咦,老许来了,你这期报了项目?行啊,还穿着西装来的,有点志在必得的意思啊。”门侧不远处,就有一位戴眼镜的黑脸研究员看到了许正平,主动打招呼。

    “老洪也来了?怎么着,你做的那什么微生物,出了成果了?”

    “什么是那什么微生物,挂难听的,我和我们主任来的。”黑脸的老洪笑着向后让了一下,露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