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九十六章 资料云集(第2/3页)

    先将箱子放在许正平桌子上,另外三名学生赶紧跟上。

    箱子落桌发出“咚”的声音,四个大男生也是开始大喘气。

    “这些都是资料?”许正平站了起来。

    “不光这些,还有四个箱子,我们这就搬。”贺全贵说着就出门去了。

    八个大箱子,一张桌子自然是摆不下的。

    最后,许正平还是让他们将之堆在了自己的椅子后面。

    “全是资料?”许正平看过的资料不少,但像是杨锐这样子搞的,他还没见过。

    最起码,其他人不会浪费这么多复印纸和打印纸。

    贺全贵去过华锐实验室,知道杨锐做事的风格,笑笑道:“全是资料,有的是期刊,有的是复印和打印出来的,您一会儿有空了,麻烦给杨锐打个电话,具体他有说明。”

    许正平缓缓打开箱子,里面果然满满的都是书籍、期刊和复印件。

    “这也太浪费了吧。”同办公室的另一名副教授过来,捻起一本装订出来的复印件看,虽然是双面复印的,但白花花的纸就用一次,还是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电话打到唐教授的实验室?”许正平顾不上看这些资料了,先在办公桌的本子上找分机号。

    贺全贵点头说是,就在旁边等。

    电话一会儿就通了,许正平听见杨锐的声音就问:“你这些资料,给我几天时间看?”

    “资料就是给您参考的,您觉得什么时候看好了,什么时候就开始,项目组的话,我五天内能组织好,这次的项目比上次的费事些,还要和东京大学联系,您多费神。”因为是内线的缘故,杨锐的声音颇为清晰。

    许正平看着八个大箱子,沉默片刻,咬牙道:“我五天内看完它们。”

    “好,那咱们就先计划着下周开始项目,您悠着点,咱们还有别的项目呢。”杨锐说着笑了一声。

    许正平没笑,哼哼两声,道:“你要是能计划出下一个项目,我熬了油也能做出来。”

    做完一个项目接下来做另一个项目,这种故事听起来挺顺溜挺正常的,身在局中的人才知道有多难。

    用所有人都熟悉的例子,做项目就像是准备考试,而且是边学边考的模式。一个项目做完了,接下来就做另一个项目,就等于是开学第一天上课就开考,然后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考一门,一门考完了再考另一门。

    不断透支的精力和体力是一回事,考试之前的学习和准备又是另一回事了。

    就像杨锐给许正平准备的新项目,开始之前,许正平作为项目的实际执行者,首先得了解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八个大箱子,几百万字的资料,那是上百名研究者的智力成果,要是不看别人的研究,难道自己用一辈子重新研究一遍?

    这些资料阅读起来,虽然不至于像课本一样生涩,但里面的新东西一样不少。

    正常来说,为了筹备一个项目,提前一两个月阅读资料都算是少的。

    许正平说是五天阅读完成,那是吐血大甩卖,也是太过于兴奋了。

    而且,杨锐完成了主要工作,对他也是一个刺激。

    杨锐身为项目负责人,之所以占着通讯作者的位置,还能拿走一个并列第一作者,就是因为他肩负着最大的责任,寻找研究方向。

    用局外人的思维模式,找一个项目似乎是很容易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