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二章 改观(第2/4页)

    台86转1060转的离心机再正常不过了,84年的国内高校可没有这样的条件。

    不仅硬件要求要低,软件要求也不能太高。

    华锐实验室里的几个人,除了黄茂以外,涂宪、王晓芸和魏振学的实验水平都比较一般,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一类人,很多讲究技巧的技术,让他们来操作是很累的。

    一套合用的技术又不是只有一个步骤,若是一系列的难点都只有的8%勺正确率,那七个难点下来,最终的正确率就只有2%了。

    而在生物实验中,技术难度要求高的实验是真的高。比如克隆,克隆的技术基本是公开的,但能克隆羊,克隆猪,克隆兔子的实验室,全球找一遍,能做的实验室数的出来,当然,很多不做的实验室也不是一定做不出来,也许只是畏惧于高难度的动作要求,复杂的实验步骤,以及得不偿失的成本和收益。

    如今距离截止点也没多长时间了,不仅要挑硬件要求低的,操作条件简单的,还得挑学的快,或者不用学的。

    这么多限制条件下来,杨锐能选的也就不多了。

    但好歹也是有的,寡核苷酸诱导的基因突变技术就是8年代末以后迅猛发展起来的定点突变技术之一。

    这项技术在/年发明,但在整个8年代初期,都处于完善期,黄茂也有接触过,却并不常用,因为寡核苷酸诱导的基因突变技术虽然大大增加了突变的准确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体外合成的不完全,体外反应对突变引物的破坏等等,都让这项技术麻烦重重。

    针对这些麻烦,杨锐用不长的叙述文字,清晰的给出了解决方法。

    第一种,核苷酶消化;第二种,碱性蔗糖梯度超速离心;第三种,溴化乙锭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凝胶电泳,第四种,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第五种,羟基磷灰石吸附单链。

    看到这份写的无比具体,言之有物,有且一口气提出了五种解决方案的说明文件,黄茂的脑袋“嗡”的响了起来,就像是脑门上被打开了一个洞,雨水哗啦啦的灌进去,在他的大脑中激荡搅拌,使得一个个想法迸发出来,创生,消失,又创生。

    差不多十多分钟,黄茂将方案读了又读,脑门上流着汗,道:“你怎么想到这些法子的?你在实验室里都没呆几天。”

    “我回家过年了,也没有闲着啊。”杨锐的确没闲着,但是在做辅酶Ql0的实验。

    黄茂不疑有他,点点头又摇头,道:“你能研究出这些法子,倒也正常,不过,我没想到你能研究的这么细,好,我就用你的方案试一试,我们的进度也正好卡在这里。”

    杨锐微笑颔首,心想:当然正好了,我就是看你们卡在这里,才给你们提供这个技术方案了。

    又陪着黄茂等人练了两天手,安顿好了实验室,杨锐才回学校上课。

    周一第一节课,杨锐差不多是踩着上课铃,冲进了教室。

    满满一屋子学生看着杨锐,表情不一。

    要是换一个人,学生们还不一定能认出来,杨锐却是太显眼了。他现在虽然不穿鲜艳的阿迪达斯了,但就算是一件普普通通的高领毛衣,套在杨锐这种高颜值选手身上,也能显出与众不同来。

    何况,耿健这两天,还可劲的宣传杨锐的特权。

    讲台上的老师也认识杨锐,温和的笑了一下,说:“下次上课来早一点。”

    扭过头来,这位就开始讲课了。

    周一一早上就安排了四节课,杨锐一边抱怨课多,一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