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九十三章 剃头担子一头热(第2/3页)

    不能同意。因为生物研究所的盘子小,最好的实验室也就是省级实验室,借出去,自己就没法玩了。

    不过,河东大学的盘子是大,生物系也不是什么大系,省级实验室也就只有一个。

    徐文涛本能的就要讨价还价,刚才说的执行什么的也忘记了,就掰着手指,道:“一天是个小时,实验室早上B点开,晚上B点,正常也就用2个小时,26个小时就是满负荷的100天,或者半负荷的20天,学校一年要放-个月的假,再去掉周末,剩下的也没多少时间了,捷利康要是今天用,明天不用的,一个实验室可就废掉了,等于全给他们用了。”

    “不至于。”

    “怎么不至于,现在建一个省级实验室可难啊,投入多不说,淘汰的还快,别说五年时间,三年时间就要换一茬设备,那可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一万块钱杯水车薪……哎,梁省长可是我出了一个好大的难题。”徐文涛起身装模作样的踱步,做忧愁状。

    学校的地盘本来就大,校长办公室不讲究奢侈华丽,面积却是小不了。徐文涛的办公室四周都是木质的大书柜,放满了图书馆送来的书,文气十足。

    书柜中间,除了办公桌和沙发以外,还有一小片空地,专供徐文涛背手踱步,气派十足。

    徐文涛踱了一圈,用了两三分钟,绕的沈平辉眼晕,才道:“一定要省级实验室?我们河东大学的生物系,总共就是一个省级实验室,我要是答应下来,生物系的人,怕是立刻要找上来拍桌子了,普通实验室行不行?”

    “我也是做研究的,能理解,可这事关系到捷利康的投资,就从科学研究,变成了政治问题了……”沈平辉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夜以继日的做实验了,看英语也觉得累,天天就爱搞政治,给梁省长做事,更是动力十足。

    徐文涛沉吟不语。

    沈平辉又道:“你担心捷利康的人选着时间用,就好好商量呗,他们用你们的实验室,总更不至于故意浪费。”

    “捷利康借这个实验室,就是为了给杨锐用?”徐文涛还是没想起来杨锐是谁。

    沈平辉道:“现在看是这样,再者,捷利康在这边不是有一个西捷工厂,他们也有些任务,以前都是东挪西凑的找实验室,现在也想找一个固定的。”

    “他们要常用,怎么不自己建一个实验室?”

    “他们的实验室建在北京了,这边再建一个也需要时间,你觉得租五年太长了?”

    “五年肯定不行。”省级实验室听起来没有国家级实验室高大上,但那是听新闻的时候的感觉。现在全国都没有几个国家级实验室,放眼看去,全是省级实验室,而这样一个实验室的建立,至少需要多名科研人员十年以上的努力,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就是努力一辈子,也建不起这样的实验室。只有从小当学霸,长大了当学霸,上了大学还是学霸,毕业了以后继续在学霸之路走下去的学生,才有一点几率,建设一个这样的实验室,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当然,大部分的省级实验室研究的那点东西,对人类的历史和发展,基本不会有什么推动作用。可要是细究起来,这依旧是项门槛很高的工作。

    谈政治,聊经济,做销售,搞策划,随便找一个初中毕业生就能做,有些人,即使智商渣,没毅力,不努力,无知识,可要是运气够好,还是能做出点成功事业的,可要是谈什么人类历史,那就太不沾边了。

    全世界有70亿人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