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4章 彩车(第2/3页)

    报

    西堡镇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及西堡镇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在镇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各项工作,一年比一年好。就在今年,我校师生同心协力,共有五十四人得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七人得到了大中专的录取通知书。在全省乡镇中学中居于领先地位,特向西堡镇人民政府领导和西堡镇喜!

    杨锐——北京大学。

    许静——北京师范大学。

    李学工——北京铁道学院。

    ……

    今后我们一定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好祖国下一代,为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南湖市溪县西堡镇西堡中学

    1983年8月16日。

    看着自己的名字,看着喜报的前提与奋斗目标,杨锐有种天雷滚滚的违和感。

    不过,周围群众显然很适应这样的喜报,不仅有人大声的读了出来,还有人在一旁讨论。

    杨锐捂着脸,上西堡中学去。

    上了大土坡,满墙的红榜啥时间亮瞎了他的眼。

    这里面,就不止是学校的喜报了,更多的还有一个个学生的喜报。

    西堡中学今年算是有六十一人考了出去,那外墙就可以贴六十一张来自学生的喜报。当然,六十一张喜报是不够用的,所以还要再贴几十张的学生介绍和说明,或者教师自述之类的东西上去。除此以外,班级的介绍也必不可少。无论如何,赵丹年总是想办法让学校的外墙贴满了东西,看起来红彤彤的仿佛在搞猜灯谜似的。

    “校长。”杨锐进了校门,就看到了赵丹年。

    “来了。”赵丹年表现的比往日还要热情,使劲握着杨锐的手,笑呵呵的道:“去学校的东西准备好了吧,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不用,就是些衣服,也不用我收拾。”杨锐轻松的笑着,和其他即将离开父母的孩子一样兴奋。

    因为就要离开父母了呀。

    赵丹年笑着点点头,从身后的口袋里拿出一封信,道:“我也没什么好礼物,写了封推荐信。”

    他将信交给杨锐,指着上面的名字道:“这个苏孝是咱们溪县人,西堡中学建校的时候,他还是县教育局的一个干事,后来调进了市新华书店,又去了北京,前几年还有回来住过一段时间,和我关系很不错。苏孝有水平,也爱才,你到了北京找他,有什么事,请教请教他,有好处。”

    这是拉了一条路给杨锐,杨锐感谢的收下信,道:“我到北京,尽量不惹事,另外,传达您的问候给他。”

    “不惹事也不怕事,做人就是这么一回事。”赵丹年展颜一笑。

    “您今天找我,不止是说这么一件事吧。”杨锐乖乖的问了出来。人家都送了大礼包给自己,怎么也得配合一点。

    赵丹年果然满意的道:“我准备向县,市和省级领导报喜。”

    “送喜报?”

    “还要披红挂彩的送喜报。我想借用你们锐学组的那辆车,把它扎成彩车,一路开到平江去。”

    校长说披红挂彩,杨锐就想到自己回西寨子乡的情景,再说锐学组的车,不由笑了出来:“就那辆老解放,开两个小时就得坏一次,学生们可以练修车,咱们的彩车坏在平江大街上,那不是出丑去了?”

    赵丹年“啊”的一声,皱眉道:“这我倒没想到。”

    “您不用着急,我有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