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9章 我没领导(第2/3页)

    吕云芬扁扁嘴:“看起来,咱们是帮不了人家的忙了。”

    说这个话的时候,她还是颇有些不舒服的。

    堂堂生研所的副研究员,相当于副教授的高级职称,竟然连一个年轻人都比不上,要说服气是不可能的。

    “不行就回去查查资料。”穿夹克的研究员建议道。

    炫耀男“呵”了一声,说:“回去再来,不会不好意思啊?”

    “那就去问杨锐好了,咱们反正是来帮忙的。”

    吕云芬无奈的看了夹克男一眼,心想:问杨锐的话,还有机会争取捷利康的注意吗?这种挥挥手就送出3万美元仪器的公司,不认识一下,岂不是太可惜了?

    见其他人没了主意,吕云芬干脆道:“我四处看看,自由活动吧。”

    “也好。”大家本来就是看热闹来的,现在回归正道,倒也觉得轻松。

    吕云芬瞅着外国工程师,就直直的走了过去,她会一些英语,算是研究所里英语程度较好的了,趁着没人注意,就找了个正在安装灭菌柜的老外,笑问道:“你是捷利康公司的吗?你们的负责人在哪里?”

    “我是rbc公司的。”老外报了一个没听过的公司,接着继续做自己的工作。

    “你知道哪里有捷利康的人?”吕云芬接着用英语慢吞吞的问。

    老外指了指杨锐的位置,道:“捷利康派了名监理,应该就来了一个人。”

    “这么大一个工程,就派一个人负责?”

    “捷利康的人是监理,监管工程的,负责人是杨锐,你们中国人。”

    吕云芬无话可说了,她总不能找杨锐去自卖自夸吧。

    幻想中的好事被断,吕云芳只能像其他人一样,穿着厚重的靴子,在车间里四处闲逛。

    逛着逛着,口水又险些留下来。

    总共百万美元的车间,仪器设备就有80万美元,在黑市里兑钱,能换800万人民币,和平江生研所的家当也差不多了。不同的是,平江生研所是个基础研究机构,里面的设备不仅普通,而且经常有重复,像是西捷制药厂里的高端仪器,它们几乎一个都拿不出来。

    光是吕云芬面前的一台高速离心机,就比生研所的好两个档次都不止。

    用这种设备写文章,比用大众机器容易发表10倍都不止。

    吕云芬眼馋的不行,站在尚未安装好的仪器跟前都舍不得走。

    “你好,同志,你认识这些机器吗?”柔柔的女声出现在吕云芬身后。

    “美国贝克曼的离心机,用的是变频电机,配备微电脑,差不多目前最好的仪器了。”

    “听起来很厉害哦,比美方的机器怎么样?”

    “军方?我哪知道美方用什么机器啊。”吕云芬笑了,又问:“你是谁啊?”

    “不好意思,忘了介绍,我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丁亚琴,这是我的名片。”丁亚琴等不住漫长的谈判,中途离开了西堡镇,但她始终关注着捷利康和国医外贸的谈判,听说西捷新车间建成,就迫不及待的前来采访。

    对于梦想着做无冕之王的记者来说,这种采访可比按上级要求,转载文章有意思的多。

    吕云芬仔细的看了名片,笑道:“你是来报导制药厂的?”

    “算是吧。你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些机器吗?”丁亚琴露出人畜无害的纯真笑容。

    “我们一般叫仪器……”吕云芬左右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