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4章 光荣榜(第2/3页)

    用算盘的老师主动帮忙。

    一会儿,三个项目都算了出来。

    庄牧生当场念了出来:“语文平均分增加4分,政治少了5分,总分算下来,全年级平均提升20分,锐学组的平均提升52分。”

    二十多名老师齐齐吸气。

    平均分增加52分,这绝对超出他们的理解范畴了。

    实际上,如果复读就能加分,回炉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老生了。

    在正常年份,复读的老生只有六成人的分数能提高,提高超过20分的连一成都不到,那是要真的下了苦功,而且开窍了才能做到的。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锐学组的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差距。

    别看全年级的平均分提升了20分,可大家都明白,那是被锐学组拉上去的。

    这种同在一个学校,甚至同在一个班,却相差如此多分数的情况,实在令人无法置信。

    “锐学组的平均分是多少?”赵丹年是个结果至上的人,想的还没其他老师多。

    庄牧生低头,深吸一口气,道:“330分。”

    在锐学组内,有的学生以前才是200分的样子,提升的虽多,也不至于一下子达到高考线,例如曹宝明,分数尽管有了极大的提高,依然不到350分,离大专线还有不短的距离。

    若是按照西堡中学的复读生的正常长分状况,曹宝明得再复读两次,才有大专的希望。

    当然,若是复读两次就能考上大专,学生们乐意之至,家长也会砸锅卖铁的支持的,即使是家庭贫困的学生,若是家里有一个能读大学的学生,亲戚们也不会吝啬于帮助。

    然而,复读从来就不是什么十拿九稳的事,今年长分了,明年掉分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让家庭和学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赵丹年承受的压力也不小,他也不指望着锐学组能全员通过高考,直接问道:“380分的有几个?”

    “8个人。”庄牧生数了一下,念了出来以后,又特意数了一遍。

    赵丹年喜形于色,其他老师也是差不多的欣喜。

    380分就意味着有读大专的机会了。

    如今的高等学校被叫做大专院校,其实就包含着高等学校的三级,大专学院和大学,大专虽然是比四年制大学低一级的文凭,可依然代表着稀少的高等教育名额。

    “8个人有机会考上大学。”赵丹年心里的激动只有自己知道。

    比起杨锐大刺刺的“十个人考上大学”的宣言,赵丹年觉得成绩单更让他放心。

    “会不会漏题了。”一名老师小声说了一句。

    “不能都漏题了,再说,也没意思。”赵丹年嘴上这么说,可还是想要再确定一下,问:“你们怎么看?”

    “不会是漏题,对的错的地方都不一样,答题的思路也不同。”卢老师如此回答,又道:“要不然,把杨锐喊来问问?”

    “不问了,免得他翘尾巴。”赵丹年得到这个答案,挺高兴的,不自觉就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几个人都抿嘴笑。

    第二天,测试的成绩,被写在了大红纸上,像是大字报似的,贴在了学校的黑板报区域,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现在人都不担心学生的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名字名词和分数写的清清楚楚。

    其理由也很质朴,学生要是连公布分数的压力都承受不了,那就退学好了,如今辍学的学生每年不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