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1章 精度(第2/3页)

        “得嘞。”姚尺还不到一米六的个头,却是一蹦三尺高,拿着烟就去了院子里。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化学仪器商店,里面十足养了二十多名员工,守库房的就有七八个。

    这么多的人,自然是没活做的,每天就按点来,按点走,假装上个班。杨锐也不指望着他们帮忙,却是不想他们阻着自己挑选。

    毕竟,将这么多箱的东西翻过来翻过去的,最归是增加了人家的工作量。按照国企的风格,再闲的人也不给你做多出来的活,不送一包烟出去,也是不行的。

    曹宝明和他卧推组的另一名叫何成的学生,帮着杨锐搬上搬下。

    不像是曹宝明和苏毅那样,何成是个看起来有点单薄的高瘦男生,开始练卧推的时候,连最小的杠铃片都推不起来,于是就在十五公斤的横杠上面把卡箍挂上开始推,练到现在,总算推的动35公斤了,但抱起粗重的纸箱子,总没有曹宝明的轻快。

    杨锐竭尽所能的挑选了容器,然后又费了老大的劲去挑试剂。

    试剂也不能当场去试,就只能挑好牌子的。好在国内的研究机构也知道国产货有多不靠谱,因此许多研究所都在分析纯的试剂之上,又做了所谓的精制试剂,价格卖的会贵一点,纯度误差会小一点。

    杨锐捡着看得过去的挑了些,心里不由想:“也不怪搞研究的要当学术权威,这要是国家重点工程……不用,只要是一个省级重点工程,用的东西肯定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比有钱都有用。”

    “行了,就这些吧,下次得去平江看看了,就是路有点远,坐班车不方便。”杨锐招呼了曹宝明一声,让他帮忙将选定的试剂送到柜台去算账。

    售货员仍然在忙着打毛衣,看到杨锐送来的第一个纸箱子,竟然是用心算得了结果,道:“八十五块八,没零钱找。”

    说完,她就低头做自己的事了。

    杨锐笑了笑没吭声。

    紧接着,又是“砰砰”两声,曹宝明和何成也抱着纸箱子放柜台上了。

    姚尺走的慢些,却是不服输的抱了个大箱子,里面装的是一个机械式的分析天平,有玻璃罩子,异常沉重,放在柜台上,发出的是“咚”的闷响声。

    打毛衣的熊女讶然抬头,认出了箱子,道:“这东西是你订的?”

    “是。我交了500的定金,这是订金条。”杨锐拿了收据给对方看。

    “你们单位还挺有钱的,剩下的钱带了吧?”售货员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毛衣,伸了个懒腰,然后当着杨锐的面,做了一组伸展运动,才开始翻抽屉里的小本本,道:“这东西我要记个账,还有,你开箱看一下配件全不全?离开柜面,坏了找厂家,配件丢了少了概不负责。”

    又是抑扬顿挫的表述,杨锐无奈把分析天平给取了出来。

    这是一个像座钟式的装置,里面也有钟表齿轮一般的繁复构件,为了保证精度,所有的机械部件都有钟表般的严格规范。

    它的精度是万分之一克,也就是0。1毫克,是现代定量分析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员,几乎所有的大学实验室里,都少不了这个家伙。

    当然,如果是2000年以后才上大学的话,机械式分析天平就只是一种为难人的工具罢了,真到做实验的时候,学生们宁可排队去等电子式分析天平,也不愿意操作复杂的机械式分析天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