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9章 实验室(第2/3页)

    小老板,帮导师管理几个研究生罢了,以后自己创业,是和几个老师合伙的,互相商量着做事,也算不得管理。至于做补习老师的时候,学生们倒是听他的,但补习老师和学校的老师还是不一样,

    安静的听了一会大家的讨论,等个人的情绪都出来了,杨锐笑笑道:“要不然,大家先考虑一下吧,如果有想法,也可以写到纸面上,交给黄仁,咱们今天的会先开到这里好了。”

    “这就完了?”王万斌没想到杨锐如此虎头蛇尾。

    杨锐笑笑:“乱糟糟的也不好交流,我是考虑,今天开始先增选正式组员吧,等到正式组员选满了,再内部表决。”

    全体会议本来就是个噱头,如今,他已经证明了全体会议是失败的,自然不用在此框架下决定一切了。

    他也用不着当场将某些人踢出去,就这么大的学校,当面撕破脸也没意思。或者说,根本不值得撕破脸去。

    杨锐只要控制好正式组员的构成,自然是想增选谁就增选谁,至于其他人,等正式组员选齐了,不通知他们参加会议,自然而然的就将人给踢出去了,连见面都不用。

    据说,国外的人力资源经理们都追求这种裁人的方式,不动声色,还清楚明白。

    锐学组内的反对派再厉害也是学生,还是没绕清楚杨锐的心思,见大家陆续离开了体育室,自己也就离开了。

    这么着,清洗其实就已经发生了。

    尽管没有斯大林的轰轰烈烈,对个人的影响依旧是巨大的。

    起码的一点,留在锐学组内的有希望考上大学,没留下的,还能考上大学的机会微乎其微。

    80年代的高考本身其实并不难,好天赋,好勤奋,好老师,好选择,好心理和好运气,得其中二三,就有机会通过。但在西堡中学这个地界,有勤奋的学生,有好运的学生,再多一种的都没有。

    好在除了杨锐,没有哪个学生能真正理解高考,也就没有了喜悦和愤怒的冲击。

    杨锐等人走光了,把体育室的门一关,拉上王国华曹宝明和黄仁,首先找到苏毅,当着好些同学的面,大大方方的道:“苏毅,我推荐你成为锐学组的正式成员,你愿意不?”

    “愿意啊。”苏毅用粗壮的胳膊把厚实的胸脯拍的老响,说:“以后你们就看好了吧。”

    “得,表决吧。”杨锐看其他三人。

    王国华曹宝明和黄仁都举手了,锐学组的第五名成员就此出现。

    杨锐再拉上苏毅,去找刘珊。

    还是当着一群女生的面,杨锐问刘珊“你愿意吗?”

    在有些羡慕的起哄声中,刘珊挺自然的一捋发梢,说:“愿意”。

    于是接着表决。

    表决通过,六个人开始继续前进。

    整个过程,杨锐没有隐瞒任何人,就按照自己既定的流程进行。

    最终有26个人成为正式组员,另有10个人被重新确认为后备组员。正式组员都是当日确定投赞成票的,后备组员是不确定投了什么票,又筛选了一轮的。

    当36人被聚集在一起以后,杨锐就拉着他们去了体育室重新开会,没有通知其他人。

    王万斌等人一方面是脸皮不够厚,一方面也是人单势孤,只能看着杨锐在那里开会。

    接下来两天,锐学组又吸收了10名积极分子做后备组员,就算是整合完成了。

    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