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章 回家(第2/3页)

    始背英语……

    一串串的计划,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将整天的时间都给分割占用了个干干净净。这是杨锐在补习学校里常干的事,此刻就轻驾熟,一点磕绊都没有。

    王国华等人看着这种详细到分钟的计划,脸苦的都要皱起来了。

    “真要按照上面的要求来?”外表精瘦的黄仁同样面色难看。他也是杨锐的小同乡和同班同学。

    “要想上大学,就得按照这个上面的来。”杨锐轻声道:“坚持不下去的也没关系,只是必须退出这个学习小组。”

    “别啊。”曹宝明立刻喊了出来:“不就是一个学习计划,你不定,我们自己也要定的。不过,具体学什么,你还没说呢。”

    “先背东西,把能背的都背了,少量做一点题,卷子我也出好了,每天下午,我会给你们说说题,补充一下基础,高考其实就是考基础,太难的东西,没必要……”

    “光有基础,拿不了高分呀。”许静有些不理解。

    杨锐掰着手指头,道:“假如门门及格,语文72,数学72,英语物理化学和政治都60分,生物30分,总分就有414分,上大学绰绰有余了,你们说是不是?”

    下面十八只脑袋不由自主的点来点去。

    现在中学还很少系统的高考复习方案,大家只知道分高能考得上大学,却很少人去总结如何更有效率的考大学。

    杨锐轻松的推开了一扇窗,展示给了他们。

    乡中的学生,基础都很薄弱,不像是许多大城市的学生,哪怕是运动时期,亦有家长教他们读书。所以,要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将众人的所有科目都提高起来是不现实的,杨锐一方面让他们重补基础,另一方面又因人而异的提高其不同的科目。

    譬如王国华,他的数学成绩要想增加到80分以上,难度相当之大,有这时间,还不如背些习题考一个及格线上下,省下时间用在化学和英语这两个容易捞分的地方。

    杨锐用了三天时间,监督和修改他们的计划,到了周末的时候,学习小组的18个人,已经开始有点习惯这种学习方式了。

    杨锐这才向卢老师请假,准备回家一趟。

    回炉班是管理最严格的。

    因为应届生很少能考得上大学,所以学校将少的可怜的师资力量,一股脑的压在了回炉班身上,周末若不请假,就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

    至于老师们,是真正的义无反顾的免费加班。

    激情澎湃总归是有点不太适合形容严肃的课堂气氛,但要说每个人心里都有把火,却是相当准确的。

    这是想干一番大事的年代,只是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何等大事,于是只好将过剩的精力发泄在无穷无尽的工作中。

    也就是杨锐,才能轻松的请到两天的探亲假。

    周六。

    杨锐在西堡镇坐着拉货的敞篷大卡车回了西寨子乡。

    与拥有纵横两条街道的西堡镇比起来,西堡乡更显落后。

    一条百多米长的街道上,乡政府供销社邮政所种子站等政府机关一字排开,差不多就是全乡最繁华的地方了。

    主街的另一头就是菜市场,满眼俱是横流的污水和混乱的人群。

    全乡只有政府门前铺了水泥路,其余皆是煤渣路,飞扬的煤灰带来多少pm2。5且不去说,光是脏乎乎的颜色就令人不喜。

    杨锐一路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