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金公司(第2/4页)

    接待团,希望把商人们请到京城,共同就共合财政展,举行特别会晤。

    商人们确实动过离开的念头,或是以此为要挟,获取更有利的条件。但是很快,他们就现,山东根本不受要挟。其经济潜力,比自己想象的强大的多,即使没有外来资金注入,它也未必会垮。

    先,山东跟洋人显然勾兑的很亲密,有阿尔比昂和扬基的财团贷款,又有洋行合同,资金来源不愁。何况在驱逐普鲁士之后,山东的矿山铁路权力,又被收回国有。以这些东西为抵押,还能再融一轮资金,找投资并不困难。

    其次,山东体内造血能力也不弱。鲁票通行南北十余省,变相可以把山东的经济压力转嫁外地。鲁货在国内国际市场的销售,也能回笼资金。山东内部,也有应对经济压力的方法。富翁们现,鲁军内部,现在开始放一种专属军用券,作为代币使用。

    这种军票,各地也有行,多是掠夺百姓的废纸,必须三五十人成群结队持刺刀才能让商家收下。可是山东情形,与外地不同。其有大量军队产业,包括农场工厂畜牧等等。军票用来购买这些军队产业产出的商品,算是体内循环,且山东省内,军票可以兑换鲁票。只要赵冠侯不倒,这种代币就可以作为货币使用,在民间能够正常流通。

    唯一的问题是,军用票如果一年以上不花,就会作废。这种刺激消费的方法,让山东的经济并未因战争而萧条,在扶桑退兵后,很快就繁荣起来。

    最后,就是京城的投资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几个商人禁不住劝告,又想要打通关节,真的到京城考察。很快就垂头丧气的回来,“那根本没法做生意。”

    林立的衙门,复杂的人事关系,苛刻的税收,以及恐怖的生活环境,都不利于投资。每一个衙门都把这些富翁视为肥羊,只想着狠斩一刀。即使大总统许诺的优惠条件,也很难落到实处。甚至因为商人是某甲的关系进京,与某甲处于对立位置的某乙,就要千方百计把这件事破坏,避免某甲得功。

    正府财政紧张,急于想要收入资金,杀鸡取卵的手段,也在所不惜。商人们的生意还没什么希望,就已经被征收了大笔税金。

    更为可虑者,则是京里的正直环境。这些东南巨商,即使最古板的那一批,也受洋人影响很大。可是京城却大搞复古,提倡恢复中华传统,行为向前金时代靠拢。密探四出,侦听言论。乃至反对帝制,提倡共合,都可能遭来大祸。

    两下对比,显然山东的展前途更为光明,投资也更有保障。商人们开始寻找一切方法,与山东达成合作关系,争取以最大的利益,让自己中标。

    除去胶东重建的基础工程,山东另一项业务,也同样吸引着这些巨富的注意力,那就是公债。现在虽然泰西战争没打出结果,但是普鲁士在山东所开采的大小矿藏,都被强制收回。赵冠侯以这部分矿藏的所有权为抵押,行荣军公债山东矿业公债,这两种公债。

    那些矿井有普鲁士人打的基础,加上相对较为科学完整的探测数据,前景和开采量都甚为可观。单是一个招远金矿,年开采量就达万两以上。这种公债与共合正府行的公债不同,属于有赚不亏,商人巴不得山东偿还不起公债,拿矿权来抵押,认购极是踊跃。而且很快,众人得知,购买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