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七十七章:求学圣地(第2/3页)

    看,他们留下的真迹,内涵文气....知道《临江仙》吧,就是当初陛下在洛水城做的那首诗,陛下亲手题刻在了京城大学里面的文碑上,而且我听说里面还不仅仅是陛下、纪先生和诸葛先生三人的笔迹,很多领悟文气的大家都有笔记留下,像京城大学副校长蔡邕先生,还有当今尚书纪铉纪大人....”

    “真迹,文碑,我的天,这些就是我们文人士子的无价之宝啊,天啊,京城大学简直就是我们读书人的天堂.....”

    有人忍不住惊呼起来,就是一些慕名而来的晋国之外的人都不淡定了,尤其是一些读书人,看着京城大学眼睛都火辣辣的,文人在人的印象中一直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虽然文人可以领悟文气,但是因为文气的领悟不像修士和武者这样有系统的修炼方法,所以,领悟文气的人真的太少了,这也是一旦领悟文气就被人尊称为大家的原因,因为领悟文气的人太少了,也太难了,放眼天下,领悟文气的人都能数个过来,不过文气虽然没有系统的修炼方法,但若是有大家留下的真迹,得以观摩参悟,领悟文气的机会绝对大大增加,更不要说宁采臣、纪原、诸葛亮这等大儒留下的真迹,对于读书人而言,简直就是无价之宝,就算是对于领悟文气的大家,大儒真迹都是无法用价值衡量,很可能直接牵引他们踏入大儒的门槛。

    “文碑这些不过是针对文科的学子,武科的学子也不错啊,听说赵云将军和吕布将军等人都是经常来给武科的学子讲课,这可都是武道神通的强者,得到他们的指点,对我们武者而言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啊,而且我还听说,朝廷可能还会开设道科,到时候文、武、道三科并行.....”

    看着京城大学的校门,无数人感叹,更多的是眼神火热,前来准备参加科考的晋国学子心中充满了憧憬,而原本一些慕名而来的晋国之外的人也在这一刻不能平静,看着京城大学的校门一下子变得心头火热起来。

    “这,才是我们学子的圣地啊!”

    人群中那个青衫书生和蓝衫书生彼此对视,都看到了眼中的火热,目光看向京城大学的校门,第一次,他们如此渴望进入一个地方学习,两人都是来自晋国之外的学子,并不属于晋国,这次也不过是慕名而来,想来晋国看看,参加这一次盛况空前的祭天大典。

    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目光火热的看着京城大学校门,但是却没有人敢进去,因为他们都不是京城大学的人,而且校门口那一一排排身材魁梧的士兵站在那里,手中的大刀在阳光下折射出摄人的寒光,让人望而生畏,一种无形的煞气从这些士兵身上散发出来,似乎在他们身边,空气都降低了好几度,一看就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不好招惹,而且京城大学门口也贴出了告示,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所以,这里虽然人多,但是都不是京城大学的人,也只是看看,没有人进去。

    “快看,是京城大学文院的学生!”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白色儒衫的青年从京城大学走出来,看起来二十多岁,眉清目秀,有人开口道,知道一些京城大学的情况,道出这人的身份,白色的儒衫也是邺都大学文院统一定制,也就是校服,所有人都看到白色的儒衫胸口处有一个银色的“文”字,文院是白色的儒衫,武院则是黑色劲装,胸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