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八五一章 顶层改革(第2/4页)

    便按照功劳簿上呈列内容,对有功将士进行颁赏便可,这件事交由兵部和礼部协同完成,最近礼部周尚书请辞,他年岁不小了……沈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周经请辞,还是沈溪的手笔。

    这次宣府战事,甘肃军务总制曹元功劳不小,尽管沈溪知道此人是阉党骨干,不想将他调回京城,但眼看刘瑾回朝,有些事实在难以阻止。

    周经跟曹元怎么说也是翁婿关系,沈溪不想让周经这样的老臣晚节不保,所以干脆让谢迁劝说周经请辞,周经没怎么考虑便应允了。

    周经递交辞呈后,朱厚照似乎也有更换礼部尚书的意思,所以想问问沈溪是何意见。

    沈溪道:“周尚书年老体迈,很多时候难以顾及朝政,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实乃人之常情,陛下可应允。”

    朱厚照点头:“朕也是这样的想法,但却不知,谁能顶替周尚书?毕竟眼前就是前线将士凯旋回朝的庆功大典,前面都是周尚书在操办,现在临时更迭负责人,怕不那么合适吧?”

    言语中,朱厚照对周经依然很信任。

    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周经的办事能力上。

    朝中这么多大臣,周经的能力算是出类拔萃的,就算如今已老迈不堪,但行事依然雷厉风行,面面俱到。

    对于新的礼部尚书人选,沈溪不打算举荐,这问题非常敏感,他怕自己贸然建言的话会被人攻讦。

    毕竟沈溪只是兵部尚书,不是当朝首辅,也不是在朝会这样公开的场合。礼部尚书在朝中的地位,尚在兵部尚书之上,沈溪僭越举荐显然不那么合适。

    沈溪摇头道:“臣并无人选。”

    朱厚照叹息:“唉!朕还以为先生有更好的人选呢,既然没有,朕只有再好好斟酌一番……”

    朱厚照眼睛半眯,似乎在认真考虑,但沈溪怎么看,都觉得这小子是在打瞌睡。

    过了许久,见朱厚照迟迟没有反应,沈溪终于忍不住问道:“如今刘公公回朝,不知陛下准备做如何安排?”

    一句话,不仅让朱厚照第一时间瞪大眼,连旁边侍立的张苑和一些太监,神色也都紧张起来。

    刘瑾回朝后便被朱厚照晾在一边,关于刘瑾的新差事,如今已经成为宫中太监和朝廷官员最关心之事。

    朱厚照打量沈溪,道:“这个奴才,老是做一些让朕生气的事情,现在朕让他闭门思过……不知沈先生有何好建议?”

    沈溪心想:“你这到底是想听我的建议,还是想让我给你台阶下?你想安排刘瑾回司礼监,怕是早就在计划内吧?”

    在刘瑾的问题上,沈溪显得很谨慎,道:“陛下,刘公公之前确实做过一些错事,但他在宣府任监军期间,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也算是功过相抵!”

    “嗯。”

    朱厚照低下头,似乎在思索沈溪说的话。

    半晌,他才抬起头来,重新看着沈溪,问道:“那沈先生认为,朕现在可以原谅他的过错,将其官复原职了吗?”

    沈溪从朱厚照的反应,便知道这小子想得到他的支持,继而将刘瑾安排回司礼监。

    张苑见沈溪又要帮刘瑾说话,心里非常着急:“我这大侄子怎么总是分不清亲疏远近?在这种事上,他怎么可以帮刘瑾?”

    此张苑很紧张,生怕沈溪继续襄助刘瑾,又不能当着朱厚照的面反驳,只能拼命给沈溪使眼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