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八三一章 真相(第3/5页)

    地方走。

    一直等沈溪进入军事学堂,门口值守的士兵还好奇为何沈溪会穿着如此正式过来,以大明规矩,官员到衙门办差只需身着常服便可。沈溪直接到了偏院,将刚收到的公文看了一下,诧异地发现依然没有宣府方面的战报。

    “真奇怪,以我推测,王守仁和胡琏应该在前天晚上就跟鞑靼人交战,若战事于昨日天黑甚至半夜前结束,战报就就该传过来了,难道真的是情报系统出了问题?”

    沈溪自己心里也没底了,以他一贯的自信,事情应该不会出偏差才对。

    要么是胜,要么是败,该有个了断,除非双方打成僵持的局面……

    想到这里,沈溪好像明白什么,正要回一趟兵部,突然侍卫来报,说是寿宁侯前来拜访。

    “张鹤龄来做什么?”沈溪一时间不知国舅来访的目的,但仔细一想,多半跟边关战事有关。

    沈溪出门迎接,张鹤龄站在前院好奇地打量,好像对周边环境很陌生,但其实他来军事学堂已好几回了。

    张鹤龄见到沈溪,语色和善:“沈尚书,本侯方才得到边关传报,怕你这边尚未收到消息,特意过来说明一下。”

    张鹤龄一来便单刀直入,沈溪心里一沉,侧过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寿宁侯屈尊驾临,请到里面说话!”

    “不了!”

    张鹤龄一摆手,“本侯公务繁忙,只是前来知会一声,今日收到的是前两日从宣府城发来的信函,乃本候昔日麾下发出,据悉宣府战事尚未有结果,怕是刘瑾虚报战功……这是相关信函,请沈尚书查阅,本侯便不多叨扰了。”

    张鹤龄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沈溪。

    沈溪拿过来大致看了一眼,虽然信函没有题款,但看称谓大抵可以判断是宋书所写。

    信函中,宋书将宣府至张家口一线的情况详细说明,表明王守仁率军出征,大概会在两天后,也就是八月初二左右抵达张家口堡,宣府周边的鞑靼兵马已撤到长城以北,并未有大战的消息。

    “有劳寿宁侯亲自来一趟,本官会酌情斟酌宣府一线的情报,寿宁侯公务在身的话,请回!”

    沈溪看出来了,张鹤龄这是要借刀杀人……谁都巴望刘瑾死在边关,外戚党也不例外,现在朝廷上下可说同仇敌忾,都想置将其置于死地,但谁出来动手却是个问题,毕竟谁都不希望因为此事让皇帝记恨上。

    外戚为了让沈溪和谢迁出手,拿出本该是机密的信函,证明宣府前线的确没有什么大捷。

    只要证明刘瑾虚报战功,刘瑾小命必然堪忧,接连两次欺君罔上,就算第一次非刘瑾所愿,但第二次却是刘瑾亲自做出来的,足够朝中文武官员对刘瑾展开攻击,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张鹤龄一笑,没跟沈溪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沈溪未亲自送张鹤龄出门,他判断寿宁侯回去后会跟外戚党成员商议怎么对付刘瑾,而张苑也归属这一派系,现在跟刘瑾利益冲突最大的政治集团就是外戚党。

    “以谢迁为首的文官集团,虽然迫切想让刘瑾死,但刘瑾死后的权力,主要还是为外戚党所得,尤其是司礼监的差事,只要朱厚照一天未勤政,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就比首辅更为重要,除非是能将张苑和外戚党的势力打压下去。”

    “张苑跟刘瑾不同,刘瑾背后没有强大背景,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