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3/3页)

    净的院子,先生不妨先过去落脚。”惠娘左右看看,发现冯话齐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家,便主动提议。

    冯话齐紧忙行礼:“多谢,多谢。”

    冯话齐突然从人生巅峰跌落谷底。却没想到得到惠娘的大力支持,当然他也知道这背后主要是沈溪在出力。

    冯话齐带着夫人和两个幼子搬到新家,马上开始张罗创办学塾。场地和摆设方面说是冯话齐出面,但很多事惠娘能帮上忙。有商会庞大的关系网在,冯话齐做事如有神助,城中士绅不给他这个读书人的面子,也会照顾商会和惠娘面子。

    至于另请先生之事,就要惠娘找人谈了。

    惠娘打听到城中一些落魄文人的住址,亲自上门拜访。说是请人回来,其实也是去考察一下这些人是否有为人师表的做派,并愿意与其他先生一同教书。

    到三月底,惠娘已经找到六七位学问和为人处世都挺不错的先生。

    这些人普遍年岁都不大,从二十岁到四十许不等,年岁最大的反而是冯话齐。而他们中大多数都是秀才,有育人子弟的经验。那些出口之乎者也,欺负惠娘一介妇孺什么都不懂的,她听了就烦,干脆送上一点礼物然后告辞。

    遇到中意的先生,惠娘还要跟人家详细讲明学塾的教学模式,免得对方不愿纡尊降贵。

    随着冯话齐租到办学场地,而惠娘这边也把先生招募齐全,学塾开学就剩下置办摆设和招募学生这两方面。

    置办摆设,对惠娘来讲非常容易,有钱好办事,找木匠定制一批桌椅、案头,几天就能送货上门,经营文房四宝的店铺,光是商会内就有好几家,内部出售都是成本价,物美价廉。

    惠娘第一次到府城时给沈溪买块徽墨都是假的,眼下她是商会会长,若再有店铺以次充好,那这家铺子就不要想在汀州府立足了。

    招募学生方面,之前商会中各家已经呈递名单上来,惠娘回头跟商会的人一说,他们都表示只要学塾开学就把自家子弟送来。

    三月二十九,冯话齐作为学塾“校长”,第一次面见“同事”。虽然这年头读书人普遍有文人相轻的毛病,这些先生对冯话齐并不是很敬重,但在表面上,互相之间还算客客气气。

    冯话齐是学塾东主陆孙氏钦点的教谕,就连以后发工钱,也由冯话齐负责。这改变了以前学塾先生靠“束脩”过活的传统,改为每月领固定的月钱,在收益上远比他们自己开班授徒收到的束脩多得多。

    

    PS:这是为新盟主三舍堂2大大加更!

    有人说本书每天一更是什么鬼?天子从早上七点起来码字到现在,中间也就吃饭耽搁了点儿时间,每天都码足15000字并及时更新,以天子每小时1000字的手速,五更已经算是敬业了好吧?

    天子诚挚地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