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35章 规矩(第2/2页)

    们带在身边攻城略低还行,让他们驻防各地等于是放虎归山!不过,即便我找回了四千多被打散的汉人兵士,但驻防的兵力仍然不足,因此过来找你商量对策!”

    白孝德说道:“你的这个召回被打散的原守军兵士们的做法很不错,我这边应该也可以实行,不过对于仍然缺少的部分兵员,我还真没有什么办法,这件事情确实很棘手啊!”

    喝酒的时候,马璘对白孝德说道:“其实我有一个办法,但是必须要派快马回新京向大王禀报,取得大王的同意才能施行!”

    白孝德一听,放下酒杯连忙道:“什么办法?”

    马璘道:“就地招募汉人壮丁把他们训练成兵士!然后我们一边征伐蛮族叛军,一边把收复的城池交给这些新训练而成的汉人兵士驻防。河西和陇右的汉人数量其实要一点也不比番族少,从中原迁移到西秦的汉人当中有很多走到这里就留下来了!我不是不相信番族壮丁的忠诚度,但是你也知道现在的叛乱就是番族人在主导,如果招募番族人,一方面难以保证他们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容易被蛮族叛军利用!”

    白孝德搓了搓脸说道:“我同意你这个办法,办法是好,但是你却想只招募汉人兵士,明显就是带有歧视,这会更加加剧番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马璘问道:“你是什么想法?”

    白孝德想了想,说道:“我知道你对蛮族有戒心,这是难免的,毕竟屡次叛乱都是蛮族起的,而且还是蛮族大将。我也是蛮族人,但我还是忠诚于大王忠诚于西秦的,蛮族之中也有大量的忠臣和勇士,就算是汉人也并非都全是忠臣。大王也从未歧视过蛮族出身的将军,即便是在安禄山史思明之后,仆骨怀恩又叛乱,大王也依然没有对我们这些蛮族出身的将军怀有戒心,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其中一个方面!你行不行,按照你的办法在当地招募兵士进行整训,无论哪一族的,只要前来报名,我们检查之后没有问题就收下,不过蛮族人只能做兵士,不能升迁成军头和军官!”

    马璘权衡了一下,同意了白孝德的提议,“好吧,但是这件事情可不是你我说了就可以决定的,此事得要向上面报告!”

    白孝德道:“这就不用了吧?从这里到新京骑快马也得要一个月,我们不能在这里等两个月吧?我先行招募,然后写一份奏章派快马送去新京,把我们现在的情况和招募兵勇驻防的事情说一下!”

    马璘摇头道:“白将军,你要知道我们是领兵大将不假,却并没有直接招募兵马的权利,招募兵员是军机院相关衙门的事情,我们如果不经请示就擅自做主招募兵勇,上面一旦追究起来就会很麻烦!”

    白孝德道:“你说的我岂能不明白?但是事急从权嘛,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如果任何事情都循规蹈矩,就很可能会贻误战机!”

    马璘闻言冷笑道:“白将军,你是真傻还是装糊涂?从古至今,干过这种事的领兵大将没有一个能得善终的!就算上位者不猜忌我们,我们也应该主动避嫌,不给其他旁人留下话柄!”

    白孝德也有些生气了:“那你说怎么办,这样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就只能困守在原地?”

    马璘也皱起了眉头,最后两人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先招募兵士,同时派出八百里加急快马给新京方面送去捷报,请示就地招募兵士进行驻防的事情,如果新京方面不同意,就立即解散已经招募的壮丁。

    ······

    二月初八,新京,村暖花开。

    赵子良和杨玉环在新京河边漫步散心,高尚拿着公文奏章快步走过来,他是秘书监副监,主要负责协助赵子良处理军务方面的公文奏章和提出建议,而高适是正监,主要负责政务司法和督查方面的公务奏章和提出建议,两人的分工不同。

    高尚走到赵子良身后侧拱手道:“大王,军机院送来东征军的捷报,白孝德和马璘已经收复瓜州和沙州,斩杀七千多人,俘虏三千多人!另外二人奏请允许他们就地自行招募兵马用于驻防收复的城池,否则他们如果要分兵驻防收复之地,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征讨叛军了!”

    赵子良接过奏章遍,说道:“这件事情等本王跟军机院的将军商议一下再回复白孝德和马璘吧!”

    “是!”

    次日,赵子良来到军机院召集军方大将们商议白孝德和马璘在奏章中提出要自信就地招募兵勇进行驻防的奏请。

    赵子良把奏章丢在案桌上问道:“奏章你们都,你们认为这件事情要如何处理?如果不同意,他们就只能止步不前,要等待新京方面再派兵马过去接管防务;如果同意,那就等于破坏了领兵大将不能自行招募兵马的规定,一旦开了先例,日后肯定会有类似的事情生,规定就不成为规定了!都说说吧!”

    李嗣业说道:“大王,说不定白孝德和马璘在派人送来奏章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招募兵士了,马璘我不太清楚,但白孝德肯定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我们在这儿讨论是不是已经没有意义了?”

公告:笔趣阁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