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7章 千里奔袭 1(第2/3页)

    弄了,答应了和谈,大好局面就此失去,确实心有不甘,为今之计只能与吐蕃使团抢时间,在吐蕃使团说服皇帝和朝中大臣们之前打下更多的吐蕃城池,最好是多下你所说的三处战略要地,不过刚才张先生也说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军越深入吐蕃腹地,战斗力越下降得厉害,到底能打到哪里,我们不得而知,说不定打到一半就不得不撤军退回,因此只能打到哪儿算哪,万一朝廷真与吐蕃和谈了,我等就只能停下来,赵将军以为如何?”

    赵子良想了想,点头道:“末将这里没问题,末将手下有一支三千人的轻骑经过年余的训练,现在可以在吐蕃腹地来去自如而不用担心战力下降,末将想以大帅这边为正面主力吸引吐蕃在原吐谷浑故地的兵力,而末将则率这三千轻骑长途奔袭,拿下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和巴颜喀拉山口这三处战略要地,不过末将还需将此事向王大帅禀报,获得王大帅的支持才行!”

    皇甫惟明笑道:“当然,这是应当的。那咱们现在就把配合作战的细节议一议?”

    “好!”赵子良答应,当即与皇甫惟明及其帐下大将们就再次联合攻击吐蕃的事宜进行了一番详细的磋商。

    磋商的结果就是以皇甫惟明这边的陇右军为正面主力,全力攻打吐蕃在原东吐谷浑故地的军事力量,如今大非川已经落入唐军手中,唐军就有了前进基地,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攻城略地,占领更多的土地和城池,另一方面是吸引吐蕃的注意力,把吐蕃在东北一带的兵力都吸引到陇右军的正面,给赵子良的伏俟军进行长途奔袭提供条件。

    赵子良赶回伏俟城之后,立即派人给远在凉州的王倕送去一封书信,信中详细说明此事,王倕看过信之后很是支撑,当即回信授权赵子良代表河西方面与陇右军进行全力配合,联合攻打吐蕃。

    三月十二日,皇甫惟明以大非川为前进基地,率领临洮军、河源军、积石等军一共四万五千人向吐蕃在原东吐谷浑故地的驻军起进攻,这些兵力已经是陇右军六成兵力了,另一方面,赵子良统领的大斗军和伏俟军共一万余人也配合陇右军沿着唐蕃古道向南开始攻打曼头城一线。

    吐蕃方面如临大敌,部署在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脉以北吐蕃军源源不断向北调动,以期能挡住唐军的波攻击,就连西边昆仑山以南的吐蕃驻军都不得不向东调动,以配合友军作战。

    与此同时,赵子良已经秘密抵达西吐谷浑王城白兰,并在这里与马璘进行了汇合,两人率领三千轻骑,一共六千匹战马。每人双马向南快移动。

    一路马不停蹄,连续高强度行军两昼夜,三月十四日,赵子良和马璘率部度过了柴达木河转道沿着布尔汗布达山北麓向西行军,三月十四日夜,大军停下休息,行军两昼夜的唐军将士们实在熬不住,在赵子良下令后在一座山下休息。

    赵子良鼻孔里均匀地呼出两道白色长长的白气,在一块岩石边用手扫去上面的积雪厚坐下,又用手抓了一把积雪放进嘴里配着硬邦邦的馒头一边嚼着一边咽下去,包括他在内,所有的唐军将士们都是这种食物,在地处这雪域高原上想要带水壶和酒壶都不行,因为零下几十度的温度会让任何酒水都冻成冰块,在给将士们配给食物时,根本就没有配给水袋和酒,而且在这雪域高原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