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五章 菩提(第3/4页)

    傅还是叹了一口气说:是啊,铜元局。

    这个红点最集中的区域,正是位于南岸区的铜元局。对于铜元局的理解和认识,在那天之前,我仅仅知道那里有很多老房子而已。而对于他的历史典故,我却并不怎么知晓。不过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每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幼稚的,于是我当下非常幼稚地问了司徒师傅一个问题,我问他,铜元局发生过什么大事吗?

    司徒师傅说,铜元局是重庆目前现存不多的古老建筑集中地之一,之所以命名为“铜元局”,因为1895年中国清政府和日本帝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导致重庆成为最内陆的一个开放性商埠,大量的洋人和日本人都来到了重庆。使得重庆成为了继上海和南京之后,有一个完全开放的国际性的都市。铜元局原名“苏家坝”,在当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聚集地,而在1902年的时候,当时的光绪皇帝准旨创办了“川汉铁路公司”,本意是想要在这个到处都充斥着主权丧失的川蜀之地,能有挽回自己一丝主权的东西,哪怕这种东西只能是自娱自乐,而且只是象征性的。于是在1905年的时候,由清政府拨款,购入德国和英国的设备,在苏家坝开设了以制造“铜元”、“银元”为主的铜元局,为的是在当时的四川各地,掀起一股“即便你占领了我的土地我却还要发行我的货币”,这样垂死挣扎的举动。

    铜元局,因此得名。

    我有点吃惊,对于这个我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我熟知每一个地名,却不知它的由来,也不了解它的故事,非常惭愧,于是这也成为了我从此深深爱上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的理由。

    司徒师傅说,早在1992年的时候,他因为一个业务而来到了铜元局,在解决事情的过程中,也是和我一样,偶然得知了这样的典故。他告诉我们,今天看了那个领导说的事情,有清朝的鬼出现,这让他想到了当初一直困扰他的一个难题。我问他什么难题,他说,在早年的调查中得知,在1908年的时候,铜元局来了一个德国人,直接接掌了当时生产和发行的渠道,这从一方面来说,德国人可以名正言顺的说我们是来提供技术的,因为你们的设备就是我们德国生产的,另一方面也用这样的手段来遏制晚清政府对于货币复辟的的打算。而这个上任的德国长官,姓詹姆士,异常残暴,长期不把华工当人看,当时的铜元局华工背地里都称呼这个德国人为“詹母猪”,他在厂区内随意的辱骂和毒打华工,在1909年的一个夏夜里,当时的德厂发生了一场大火,熟睡中的几十名华工和正在德厂办公室里休息的詹姆士一起烧死,至今也无法考证那场火究竟是人为的故意纵火,还是由于意外造成的。

    在当时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垂亡在即的封建帝国,人人可欺,而在一个重要的商埠城市死了一个外国的要员,这对铜元局当局和政府来说都是个大难题,于是他们伪造了一个“詹姆士因公猝死”的假新闻,选了个隐秘的地方,用石棺按中国将相的葬法,将詹姆士的尸体深埋。而剩下的烧死的几十个华工,则把尸体运到铜元局的水码头,把全部尸体丢进江里,顺江而逝。

    我听到这里,算是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说到铜元局的时候,司徒师傅会有那么一声叹息。其实早在他听到那个领导说挖到石棺,里边有癞蛤蟆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