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一六章 临沂模式(第2/4页)

    ,把济宁警备旅、枣庄警备旅、湖西警备旅建成了,新一旅、新四旅、新八旅还要回归野战主力建制。”

    罗荣桓又说:“其他领导配置我没意见,朱瑞似乎不适合主政一方。不如把他和炮兵旅长李昌两个对换一下,由朱瑞担任炮兵旅长,让李昌来担任枣庄区党委书记、军区政委、新四旅政委。”

    刘一民一愣,问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罗荣桓说:“按理说朱瑞的资历很老,战术素养也很高,指挥新四旅作战也展现了军事才华。但是我观察,此人身上似乎有莫斯科回来的学生的通病。你让他统一指挥新一旅、新四旅、新八旅经营鲁南平原,我都觉得不合适,怕他帅不起来。他是炮兵专才,不如让他和李昌对换。李昌别看嘻嘻哈哈,鬼点子特别多,务实的多。枣庄地区未来仍然是曰军誓必占领的地区,敌我斗争将会特别残酷。一旦打大仗把新四旅调走,朱瑞就不如李昌的耐姓好了。”

    刘一民一下子就想到了历史上朱瑞担任山东分局书记时在桃峪会议上对115师横加指责、导致罗荣桓给[]发电报要求辞职回延安学习的往事。最后的结果是主席派[]来山东调研,中央下决心统一山东党政军领导,主席选择了罗荣桓,朱瑞、郭洪涛、115师代师长陈光等黯然离去,从此在党内、军内的地位直线下降。如果没有桃峪会议上的争执和后来因为指挥不统一造成的被动局面,朱瑞和陈光恐怕不会是那样的结局。

    刘一民对朱瑞的认识和罗荣桓不一样。搁伙计已经两年了,朱瑞也已经成了生死与共的战友了,可能是没有了历史上山东分局书记那种一把手的权威,刘一民认识的朱瑞文武全才,工作认真细致,是山东党政军中难得的骨干领导之一。

    刘一民心里揣测罗荣桓和朱瑞两个想必是在苏区的时候彼此印象都不好,这才有历史上115师初到鲁南山区山东局就对部队工作横加批评。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刘一民转念一想,罗荣桓如此胸怀,岂会纠缠历史旧账?恐怕是真的对朱瑞的工作和能力有看法。看来,还得找时间分头和政委、朱瑞好好谈谈。

    暂时是不行了,搁伙计搭班子,一、二把手思想必须统一。如果产生分歧,那就需要认真分析讨论了。刘一民是一把手,罗荣桓是二把手,两人又是从长征路上一起走到今天的生死战友,刘不离罗、罗不离刘。罗荣桓的意见刘一民必须尊重!

    蔡中见师长、政委意见相左,提出暂时先不设这三个区,鬼子重兵压境,大战在即,当务之急是要考虑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大战。新一旅、新四旅、新八旅暂时也不适合分兵,集中兵力、集中火力打歼灭战是我军的法宝,一分兵力量就分散,犯兵家大忌。暂时这三个区可以分别划入泰西专区、鲁南专区、鲁西南专区代管,等打完这一仗视情况变化再定。至于新设置的几个县,可以马上设置,由山东局组织部从泰沂中心根据地、泰安支队、鲁南专区、鲁西专区和这些地区的地方政权中选派干部去组建政权、领导这些地方的游击武装就行了。

    蔡中的建议也算是一个解决办法,这个办法刘一民也曾思考过,只不过刘一民想抓住曰军大规模进攻前把根据地基础打的更扎实一点。

    刘一民沉吟半响,抬头问道:“政委,你看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