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四一章 风波(第2/2页)

    家。

    康生研究来研究去,觉得刘一民确实是个大才,军事、政治、经济都来得,不说别的,光看他在西安时起草的陕西抗曰根据地发展规划,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出来的。又是开矿办企业,又是吸引民族工商业到陕西办厂,又是建银行发行人民币,又是推广一年两熟耕作法,每一项措施都是那么超前实用。特别是他指挥打仗,简直匪夷所思,太原、天津、青岛、济南,那么大的城市,他怎么就敢就攻打呢?而且还是以较小伤亡代价攻下来的。

    感叹之余,康生把目光牢牢地盯住了刘一民的政治观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似乎没有什么错,但是肃托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苏联的经验放在那里,通过肃托,清除了一大批隐藏在党内的托派分子,保证了党的纯洁姓,也保证了苏联的团结统一。为什么刘一民就想不通这个道理,横插一杠,制止肃托呢?是不是这个同志还太年轻,不了解敌我斗争的残酷姓,只看到了流血牺牲而忽略了肃反、肃托对于保证党和八路军纯洁、统一的重大作用呢?

    再看刘一民提出的弘扬科学、明煮精神问题,康生觉得一时半会儿确实挑不出毛病,五四运动喊出的口号就是明煮与科学么,那还能有错?问题是刘一民在文章中连篇累牍地论述扩大党内明煮,和托洛茨基的主张怎么那么象呢?

    有了这个看法,康生打起精神,把刘一民的《论党内明煮》看了个滚瓜烂熟,最后得出结论,刘一民这个人的思想极其危险,他的《论党内明煮》打着坚持明煮集中制的的幌子,实际上和托派遥相呼应,矛头直对斯大林同志的权威。

    康生很想马上派人把刘一民抓起来审查,但想了想就算了。原因不言自明,他现在不是社会部长,无权审查刘一民。而且以刘一民越权下令逮捕晋察冀军区冀中肃托指导组的举动看,他对保卫部门成见很深,就算派人去抓,他也不会束手就擒的。搞不好人没抓来,抓人的人反而被抓了。再说了,以刘一民的贡献和他在[]、周恩来、朱德心目中的地位,想审查他只能是痴人说梦。

    康生想来想去,觉得一是必须改变[]对他的不好印象,重新当社会部长。二是找机会把刘一民的情况向[]报告,让他对刘一民提高警惕,必要时果断采取措施。

    对于如何改变[]对他的看法,康生是有信心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有恩于[]。1936年,地下党组织找到了[]的两个儿子岸英、岸青,设法买了上海去法国的船票,是康生专程从苏联到法国马赛港把岸英、岸青兄弟接到莫斯科的。这个事情康生从苏联回国后已经向[]报告过,他觉得[]应该记得这件事情。

    康生摘下别在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用小楷工工整整地写道:“刘一民同志有关问题:

    一、托派言行1、明煮是基础,集中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扬明煮的上。没有充分发扬明煮,就不应该有集中。

    2、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应该实行任期制。一般不得超过两届。注:按照刘一民的观点,斯大林同志现在已经应该退休了。另外,他想限制谁的权力?党的领袖的[],刘一民的用心极其险恶。

    3、政治明煮是一个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容易破坏政治明煮的不是普通党员和基层组织,而是决策层。发扬明煮的目的,最根本的就是要限制决策者不能滥用职权。

    4、冀中肃托,照抄照搬苏联做法,夸大托派的危害程度。

    5、肃托弊大于利,简直坏透了,纯粹是去莫斯科留学的人员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把[]等同于明煮集中制。

    6、越权下令逮捕肃托工作人员。

    二、亲美1、其妻倪华曾在美国读博士,见过美国总统罗斯福。

    2、授予罗斯福青岛荣誉市民称号。

    3、在记者会上公开表达对美国好感。

    4、教导师聚集了许多美国工程技术人员。八路军航空队有美国教官。

    三、亲国民党1、与蒋介石派往教导师的卧底特务陈瑶光私通,陈牺牲后,刘一民写文章纪念,称为爱妻并撰写《白莲花盛开在春天的鲁南》。堕入女特务陷阱而不自知,竟然恬不知耻地公开称其为爱妻,还写文章纪念,败坏八路军形象。

    2、与红军出身女战士唐星樱离婚,娶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亲表妹倪华为妻。注:倪华会不会是美国特务?

    3、到徐州面见蒋介石,为蒋介石出谋划。注:刘一民背上抗曰后,回西安一次,去徐州一次,持平。

    4、刘一民部有蒋介石派来的通讯联络组,可以随时与蒋介石联系。注:刘一民能逮捕晋察冀军区保卫部门人员,为什么不能赶走或杀掉蒋介石派来的特务?

    5、[]将领陈安宝战败阵亡,刘一民撰写声情并茂悼念文章,粉饰陈安宝和[]战绩。”

    康生还要再写,警卫员报告说有客人,康生只好合起笔记本。想了想,又把刚才写的刘一民罪证撕下来,划着火柴点燃。直到看着那张纸化为灰烬,康生才站起身开了房门。

    拉开房门一看,才发现是他的山东小老乡[]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