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二章 交接(第2/6页)

    官吏,读书人,商人,学子。甚至更有的干脆就是地方督抚,自从甲午战事之后,就密切的关注着两江徐一凡的一举一动。天一亮,大家就看到了这似乎还冒着热气的大清时报光绪二十一年第一天的号外,看到了徐一凡的这份通电!不知多少人顿时披衣而起,跑到电报局四下联络,询问各处消息,询问号外上面徐一凡自称已经占据辽南之地,解除了吉林练军武装的消息是否确切。督抚衙门本来年节都是封印了的,可是这新年第一天,督抚衙门闹哄哄的就像一个堂会!各种各样的人穿梭往来,有官吏,有幕客,更有有心人士。一个个或真或假的消息漫天飞扬,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最终结果。

    要是朝廷当真签署了此密约——这有很大可能,地方上关注此时局势的人,谁不知道朝廷的大敌不是曰本,而是这个徐一凡!密约签署,联曰以解决朝鲜徐一凡部偏师,可以给徐一凡不败威名很大打击。到时候这密约就算大白于天下,大家也不是还瞧着。虽然让热血之士齿冷,让地方离心倾向更甚。但是至少缓了一口气,朝廷现在可是只顾眼前了!徐一凡在两江一下摧垮八旗根本,是真真正正,捅在了让朝廷疯狂起来的腰眼上面!为了压倒徐一凡,他们当然能不顾一切!

    可是徐一凡却在此局当中,又走了先手。突然挥师再度北上,解决了辽南的依克唐阿所部,朝鲜偏师背后顿时就有了依托,曰本新败,能保住南朝鲜的地盘就算不错,还想北上来对付徐一凡?徐一凡一下将棋路走活,更重要的是,徐一凡完全占据了大义名份,而朝廷则成了人人喊打,这国,岂是随便能卖得的?现在徐一凡虎踞南北两处要冲,南占财赋之地,北又扼住京师燕京咽喉,逆取之大势,已然成了气候。朝廷一时已经无兵可用。徐一凡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等待地方督抚们表态——尤其是南方诸督抚。只要声势一成,再整理一下内部,和愿意投靠的地方实力派达成协议,那个时候,就是徐一凡南北对进,叩问鼎之轻重的时候!

    这个态,大家到底该如何个表法,这个队,到底该如何个站法?徐一凡到底给他们开了多大一个口子,让他们来投效?

    地方上下,一时震惊得失声,风气开通的沿海省份,两湖这样的天下腰肋之地。这风潮顿时就翻腾不休,每个人都在等待,在猜测,在盘算,在考虑如何选择!

    不仅仅是这些地方实力派,就连外国列强,都被徐一凡的举动震惊得心旌动摇。大清这个缓慢,迟钝,庸懦的帝国,居然还有这么一支有行动力的新兴力量!徐一凡战败曰本陆军,已经让人大掉眼镜。但是他转眼就去了两江,在列强的评估当中,这支势力就是一加强版的,有野心的李鸿章,而且更是这个老旧帝国的不安份因素。这个徐一凡,肯定是将他全部力量都集中在内斗当中。而列强现在需要的是清帝国的稳定,需要有力量来制衡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徐一凡既然是不稳定因素,列强就转而考虑利用已经战败的曰本。而且依照其政策的惯姓,继续对清帝国的中枢表示支持。一时间,他们还没有和徐一凡打交道的意愿,而是将精力集中在了迅速了结清曰战争,重新在东北亚布置牵制俄国力量的主要任务上面。

    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徐一凡居然再度挥师北上,一下解决了依克唐阿,并很有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