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节 十字 三(第2/8页)

    召王韶、不向交趾用兵,臣没有一件事做到了。石越回京之日,臣若还在相位,实在羞见石郎!因此臣请陛下许臣致仕!”

    “致仕?!”赵顼和韩绛不由大吃一惊。

    “万万不可,陛下,介甫,此事万万不可!”韩绛这个号称“传法沙门”的韩相公,几乎有点语无伦次了,“陛下,新法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必然前功尽弃!王丞相若罢,新法必然更加艰难呀!”

    桑充国的呼吁、郑侠上《流民图》、王安石自请致仕,汴京的政局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想要旧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是有点一厢情愿。只不过也没有人会料到,局势反而更加复杂化了。

    朝廷与地方的旧党,平素与王安石不合的大臣,借着《流民图》的机会,一波一波的要求皇帝罢王安石、废新法;连一向不干预朝政的两宫太后,也天天要向赵顼哭诉,赵顼被这件事情,搞得晕头转向。偏偏蔡确这时候,却做出了一件更加激化矛盾的事情来,他带着御史台所属兵士,一纸行文,将郑侠捉住,关进了御史台的牢狱之中。

    此事立时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陛下,臣以为此事或有不妥。”吕惠卿对蔡确的做法,颇有点不以为然。

    苏颂更是直接质问道:“蔡中丞,不知道郑侠所犯何罪?”

    蔡确冷冷的望了二人一眼,根本不屑于回答,只是冷笑道:“二位大人不会连大宋的律令都不知道吧?”

    赵顼此时实在是伤透脑筋了,蔡确也不请旨,直接把郑侠系狱,结果当天营救的疏章就达到二十多份,他下旨让蔡确释放郑侠,蔡确毫不客气的顶了回来:“祖宗自有法度,陛下须做不得快意事!”

    “郑侠到底是犯了何事入狱?”赵顼不得不亲自开口询问。

    蔡确见皇帝发问,这才躬身回答:“回陛下,是擅发马递之罪!”

    “哦?”赵顼没有明白过来。

    “臣听到陛下说,陛下接银台司急奏,却是郑侠所上《流民图》,不知确否?”

    “正是。”这件事可以说人人皆知。

    “臣当时就想,郑侠一个监安上门,上《流民图》,如何能得银台司急奏?”蔡确这么一说,赵顼才想起来,自己当时的确也奇怪过。

    苏颂等人听到这里,却也已经略略猜到事情的原委了。原来赵顼登基以来,所阅奏章一向有三种方式,一是中书与枢密转递的,这是绝大部分;二是如韩琦这样的元老、石越这样的亲信,可以直接递达御几之前;三则是密报,密报一向不经中书,直接由银台司递进,而且绝不敢延迟,而递交密报,就需要发马递。想是郑侠急欲皇帝知道,便不顾后果,兵行险着,竟然假托密急,骗过银台司把《流民图》递了进去,不料却被蔡确一眼就瞧出破绽来。

    果然蔡确把原委一一道来,这是证据确凿之事,不仅众臣,连皇帝也哑口无言。宋代的君权,本来就没有后世的霸道,大臣把皇帝驳得气结于胸无可奈何的事情,史不绝书,这时候既然被蔡确抓住了把柄,赵顼虽存着息事宁人之心,却也不能不好言相向:“念在郑侠是一片忠心,此事不如照章记过便了。”

    蔡确冷笑道:“这次若是放过,下次银台司的密急,就不知道有多少了。陛下要为郑侠说情,说不得先请罢了臣这个御史中丞。否则臣既然掌纠绳百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