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4章 质疑(第2/3页)

    词又落到了九零后的身上。可事实上垮掉的一代这种说法原本是说米国六十年代的青年,因为当时米国的那种环境造成,与华夏的八零后九零后一毛钱关系也有没有。

    “如果真的垮掉了,那我就可以说和《在路上》作者克鲁亚克一样了,都是垮掉的代表人物啊。”慢慢的思绪模糊,睡着了……?

    话分两头,在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结束之后,李斯特没有像苏释晨一样立即离开,而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着众人面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苏,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天才,在文坛的领域之中的确是这样,就算再向前推五百年也没有人能与之比肩。可是天才不等于是一个好评委,苏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平评委。他的点评方式完全是残忍的,同样完全也是随性的,这样的一位评委在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是毁灭级的。”之前在大赛之时李斯特就已经与苏释晨有争论了,因此他这样说也是在意料之中。

    可是李斯特的这番话的影响却是在意料之外的,就好像是战争之中打响的第一枪,接下来就是炮火连天。

    不少关注这次短篇小说奖的都在莫雷斯特官网上留言:

    “此次莫雷斯特短篇小说大赛最失败的地方也就是请了一位无理的评委,全部零分这种想都不曾想过的事情竟然真的有人做出来了。”

    “我朋友,其余三位评委评分都在七分以上,可是苏却给的是零分,我想知道苏的评分标准到底是什么。”

    “全部零分,是不是苏不会评分所以才全部评为零分?如果这样的评委多几个那么这个大赛就不用举办了。”……

    各种各样的评论,这还仅仅是一些作者的朋友或者是旁观者的发言。这个状态持续下去,就好像烈火上烧水,持续升温,越来越热,到一定程度之后水也就会沸腾,达到顶点。

    而让这件事情达到那个沸腾点的也就是一位叫做罗宾的作者。“这篇小说虽然全文不到一万个单词,可我也是构思了非常之久的。首先谢谢李斯特、费雷、迈克三位先生对我作品的认可,另外虽然我不认为我的小说非常完美,可是零分我却不承认,苏先生的理由是说我的作品没有达到他心中的期望,我只想说这个期望到底是什么?或者是说苏先生你自己是否可以写出那个期望,如果不能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写出?”?

    罗宾这话不能说是挑衅,只能说是质疑,质疑与挑衅有本质的区别。

    想想看,如果说这话的是李斯特或者是迈克可能就不会有人质疑,因为他们本身在短篇小说领域的成就就挺高的。可以说是专业人士了。可苏释晨可以说是一个外行人,一个外行人还全部打零分,声称别人没有写到自己心中的期望,你想想看,这能有人服气吗?

    这还不算,原本作家都是有一定傲气的,对自己作品的水平都是相信的,就好像罗宾这种,完全有资格傲气。他所写的《世界爱》可以说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反战小说,主题以及笔法都非常的老练。评分最为严格的李斯特都给了八点五。而最高的是迈克给了九点二分。弗雷给了九分。二十六点七分这样的高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罗宾质疑苏释晨完全是说得过去的。

    被众人质疑议论的苏释晨完全不知道这些。此时他刚被陈宁叫醒,到洛杉矶的分公司了,苏释晨在后座睁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