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五十九章 诗探(第2/3页)

    ,和邵沛丰喝两杯酒以示地对他的肯定。

    其次是港口建设。虽然石白海经常汇报进度不错,但潘宝山觉得还是要亲自去看一看,包括临港产业,在春节前一定要去督查一番。顺便还有东部城区的发展,包括城建、招商、临港产业还有疏港道路建设等,都是重点项目。

    想到这些,潘宝山觉得精神头上来了,他给曹建兴打电话,说明天一早要去东部城区看看港口建设等各项重点项目,做好相关准备。

    曹建兴一听就知道工作量不小,也不敢等到次日早晨再安排,于是马上跟石白海通了个电话,把情况说了。石白海听后立刻就说连夜电话通知相关单位,做好接洽,否则督查量太大,明天一天怕完不成。

    在陪同督查的人员安排上,石边海向潘宝山征询,这也是需要连夜安排的。潘宝山想了想,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分管市领导都要去,这是松阳重点中的重点工作,一定要充分重视起来,另外,新晋的两个常委也去,都是自己人,让他们感受一下,没准以后有些工作要交给他们。

    由于准备充分,次日一早,陪同前往东部城区的人都按时来到行政中心,登车上路。

    路上,潘宝山先顺便察看汇通路的修建情况。在一处施工人员较多的地方,他让司机停车,下来后就工程的进度、天气影响的情况等问题,问了问场地施工负责人。

    陪同的张放一看,马上问潘宝山,要不要把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叫过来。潘宝山说不用,对汇通路的建设他有信心。

    之后上车继续前行,大概九点半的光景,来到了港口航道开挖现场。由于参建单位很多,潘宝山也没要求和各建设单位的负责人见面。在他看来,只要工程进度令人满意,其他都无所谓。

    现场负责介绍的自然是石白海,其实有些情况他早就告诉了潘宝山,不过因场面的需要,他还是得再说一遍。只是这一次,石白海把着眼点放在了建设者身上。

    石白海说,各参建单位的施工人员,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白加黑、五加二,很少有机会休假,陪伴他们的只有海风和海浪的声音。尤其是本地的施工人员,他们充分发挥着主人翁精神,说松阳的港口梦想不会凭空实现,需要有一群人白手起家,踏踏实实地筑造梦想。

    当然,石白海说的也不只是成绩,还有各种困难。为了赶工期,淤泥外运车辆全天不停运转,导致附近个别村子的村民不理解,多次封堵道路阻止施工。因为工期不等人,他们多次召开了协调会,采用双管齐下的办法,迅速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听完介绍,潘宝山满意地点点头,说港口的快速推进做得很好,作为最重要的产业配套,临港产业区的建设也要及时跟进。

    这方面,郑金萍有绝对的发言权,经过她的安排调整,望东区的产业区和临港产业区比肩相邻,形成一个看似一体的大产业区。产业区内,一座座正在修建中的工厂选址上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令人振奋。

    郑金萍不失时机地说,目前,产业区以引进大型项目为支撑,围绕建设石油化工、新型能源进出口基地的产业定位,构建了以大项目为核心、发散式产业链为配合的产业集群,为东部城区的产业发展壮大了筋骨。在不久后的将来,各项目投产后,必定能形成松阳沿海的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