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五十一章 摸底安排(第2/3页)

    ,又该如何处理?”

    “特殊情况程序就简化了,由记者、编辑和值晚班的领导直接对接。”殷益彤道,“现在严书记对宣传抓得比较紧,不少稿件都是半夜才着手处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

    “哦,那很辛苦。”潘宝山笑道,“所以对那些经常奋斗在采编一线的工作人员,要相对进行些奖励,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特殊岗位的就应该有特殊的奖励收入,否则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这方面许社长一直在努力,无奈资金有限,所以有些地方并不到位。”殷益彤边说边看着许良庭,“往后我们采编要充分发挥作用,与广告部门进一步联动起来,更大限度地挖掘广告资源,争取把效益搞上去。”

    说到这一点许良庭很关注,他早就提出来要把采编和广告深度配合起来,因为他到外地考察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法子,对于提高广告经营收入有极大的刺激作用。其实在这方面,报社已经有所尝试,但面还不够广,点还不够深,总之一句话,胆子不够大。

    “嗯,殷总说的没错,采编与广告联动,确实是个路子。”许良庭道,“现阶段我们正在探索一个科学合理的政策,否则联动不好容易走入有偿新闻的误区,那是万万不能的。”

    “嗯,许社长说的有道理,不过我觉得目前报社广告量上不去,关键的原因是在于我们这张《松阳日报》没有引起潜在广告客户源的重视。”潘宝山听到现在,理出了个观点,他看着许良庭问道:“《松阳日报》是党委机关报,绝对的主流媒体,为什么没得到重视?”

    许良庭眨巴了下眼睛,歪头看了看旁边的殷益彤,“殷总,你有没有考虑过?”

    殷益彤摇了摇头,对潘宝山道:“潘常委,请您指示。”

    “指示还不敢讲,纯粹的个人观点而已。”潘宝山笑笑,道:“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们喂的甜枣太多,抽的巴掌太少。仔细想一想,我们这张报纸是不是帮人家做锦上添花的事太多?时间一长人家都麻木了,就认为报纸只是吹鼓手,跟着贺喜道好溜边子。所以我认为,报纸应该逐渐竖立自己的威信,敢于朝别人身上打板子,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而且一针见血,不要遮遮掩掩怕这怕那,要敢于碰硬。”

    “很好,我觉得潘常委的观点很好!”许良庭非常肃敬地点着头,对殷益彤道:“殷总,下一步一定要加大批评稿件的刊发力度,把影响做出来。”

    “的确是需要加强。”殷益彤跟着点头,“潘常委给我们传经送宝,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进行调整。”

    “我看专门劈出一个版面来,加强舆论监督性报道。”潘宝山道,“之前的民生新闻板块就很好,也有那么点意思,可以在那基础上进行改进。”

    “再增加一个版,拿出两个版面来做舆论监督。”许良庭立刻接上话,“要把声势做出来。”

    “嗯,需用几个版面你们自己根据情况来合理确定。”潘宝山道,“不过有一点也要注意,搞舆论监督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还是要紧紧围绕住的,大局观可不能丢掉。”

    “那肯定要注意,绝对不能给市里添乱。”殷益彤道,“潘常委,你看这样好不好,一周之内,我们抓紧对报纸进行改版策划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