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七章送羊入虎口(第2/3页)

    子,肉食全部留下来了。

    因此,弟子以为,众志成城之下,铁青蛙很可能会度过难关。”

    欧阳修笑道:“子瞻,清香国的太后不会只吃很少的一点大锅饭,她自然有别的食物可吃,这是一定的。

    第二,老百姓是在真正的吃大食堂,这也是一定的,至于那些开食肆的商贾,他们获得了铁心源的承诺,将来必定会有补偿,因此,他们才会缴纳粮食,这会让哈密清香国获得一部分粮食,也会少支出一些粮食。

    第三,那些武士都是追随铁心源打天下的心腹,他们志向高远,不会在意眼前能否多吃一两口粮食。

    第四,铁心源已经厉兵秣马,将士们已经在枕戈待旦,他们就要重拾往日的马贼生涯。

    第五,大批的回鹘人将会去回鹘国就食,同时也会大量的丧命,这一进一出,节省下来的粮食将会更多。

    所以啊,你说铁心源能支撑过这个难关,先生也是这样认为的。

    从现在看,哈密清香国必将崛起,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的维系这个国家,并且帮他缔造好一个稳定的文官组织。

    一个由我宋人建立起来的文官组织,就会不可避免的倾向于我大宋。

    这对我大宋来说非常的重要,一旦清香国与我大宋结盟,我大宋边关,边城,的压力就会减轻一半还多,朝中相公们正好有机会来革新我大宋痹症。

    所以啊,老师吃这黄粱饭,喝这羊肉汤,嚼着青菜,心中却无比的舒坦,哪怕是豁出老命去,你家先生我也会帮助哈密清香国成为西域的霸主!

    你们都应该努力才是,如果达到这个目标,即便是留在哈密清香国累世为官,也定然会在我大宋的史册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这是千秋工业,眼前得失轻如鸿毛!”

    苏轼皱眉道:“他们没了粮食就会去抢劫!”

    欧阳修叹息一声道:“西边,北边的国度哪一个不是这样做的?

    契丹人一旦遇到雪灾,旱灾就会南下,西夏人一旦遇到度不过去的灾难,就会来大宋就食。

    这是他们转嫁灾难的一种方式,因此,西边,北边的国度就比我大宋更加的具有侵略性。

    也就是说,西北边陲的国度,只要遇到灾难,真正受灾的却会是我大宋。

    唉!自从周王室建立起来就是如此,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多少改观。

    或许哈密清香国的建立会是一个转机!”

    苏轼点点头,见先生已经吃完饭了,就奉上茶水,取过身边的包裹递给欧阳修道:“您吩咐弟子记录下西行的见闻,弟子昨晚已经整理完毕,请先生斧正。”

    欧阳修取过包裹,打开最上面的一本札子,翻开看了几眼之后对苏轼道:“重点是青唐见闻,和哈密之地的描述,就像铁心源曾经说过的,一定要用最平实的文字,须臾,大概,可能,也许,数千里,数百里,这样的词语一定要少用,或者不用!

    这份札子不是你卖弄文采的好时候,哪怕是记成流水账,也比一片恣意汪洋的文章好得多。

    拿回去重新修改,弄不明白确实的数字,就去问人,哪怕是去问铁心源也成,他会帮你的。

    老师以后的职责就是治理哈密之地,你的职责却是记录下所有的西行见闻。

    以后,铁心源去哪里,你就去那里。”

    “他要去回鹘国抢劫!”苏轼不由得惊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