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8 定局 Ⅱ(第3/4页)

    部中有郑三宝将军的弟弟也在,有封家书,需得面呈郑将军。”

    所谓弟弟,不过托词。邓舍哈哈一笑,道:“郑将军与许人、李靖两位将军,同在右翼我部赵过军中,你却来错地方了。”

    原来,郑三宝气不得邓舍偏向,也自知在他中军起不到作用,反正已经到了城下,不怕邓舍再撂挑子,干脆与方补真一起,一并去了许人军中。怎么说,那也是自己人。

    那信使听了,面色一红,邓舍道:“来,本将与你一道军令,派两个人引你去罢。”

    招呼了毕千牛,挑两个亲兵,引了他们自去。

    “将军,其中怕会有诈。”

    “毛帅不过放心不下我等,怕咱不战而退,看不住高家奴。人之常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若仅是如此,倒也无妨;小人就怕,信中会不会有挑唆、唆使郑三宝背我军离去的话语?”

    邓舍晒然,绝无可能。对毛居敬来言,郑三宝留,要比走了好。留下来,最起码可以监督双城军马;走了,他岂会放心将后背交给没什么交情的自己?话说回来,即便真的如此,他正想丢了方补真、郑三宝俩包袱,再好不过。

    城前骂阵,逐渐停歇。

    城外红巾阵势将成;城头元军部属已定。所谓“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矣”。善守城者,不会单纯的防守,攻击为必不可少的手段。

    云层中,朝阳东升;灰暗的清晨,红的衣、黑的城。兵戈耀眼,城门突开。

    数百元军的骑兵呼喝着,城头火炮再起。矢石如雨下,马蹄分分沓沓,若以城墙为弓、城门为弦,则此骑兵为箭;高家奴这个射手,放出了他的第一波攻势。

    战场中间的阉人,不少没有退走,顿时乱成一片。高家奴的目标明显,不为破阵,只为阉人。叫你骂得凶?宰了你!

    起初阉人上阵,为防元军突袭,随行有数百护卫,皆为步卒。当此时也,率队的千夫长奋声高喝:“举盾!列枪戈!”支援过来的红巾骑兵马蹄奔腾,在千米外。

    元军骑兵已到眼前。

    红巾步卒前线弓矢齐,距离太近,元军与扈卫阉人的红巾几乎混合一起,难以准确瞄准。一波箭雨过后,误伤了两三个,杨万虎见势不妙,急令停止放射。

    邓舍帅旗摇动:“务必救回骂阵阉人,尽杀出城鞑子。”

    两军对阵,并不是紧挨城池,中间空有一片无人地带。盖州城外又有护城河,邓舍瞧了两眼,见敌人的吊桥没有拉起,急令冲击的骑兵部,转折方向,要抢了那吊桥,最不济,火箭烧了它,断绝元军退路。

    战场的重点,迅转移,不再为场中数百元军骑兵与数百红巾步卒纠缠,而放到了吊桥争夺战上。

    高家奴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肯放骑兵出城,就想好了红巾可能会有的举动,以及该如何应对的举措。火炮、投石机覆盖为先,又有数百步卒涌出城门,列阵桥后,弓矢齐,阻挡红巾骑兵逼近;用水浇桥,试图避免火箭威力。

    战事总来的突乎其来,结束的出人意外。

    元军的骑兵转瞬间要冲撞入阵中的红巾步卒,杨万虎的救援且离了数百米未到;城头锣声忽鸣,元军骑兵兜了个圈儿,避开列阵的红巾步卒,拉射两番箭雨,射倒了七八个阉人,在红巾骑兵没有冲击到吊桥前时,已经退了回去。

    毕千牛
    (本章未完,请翻页)